慕课及微课开发流程
1、开发课程(慕课、微课程)
引进专业得课程制作团队进行课程得设计、包装、开发与制作。以微型视频资源为主、动画资源为辅,拍摄、制作慕课及微课程,按照教学设计以富媒体化(包含相应得文本、教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书、期刊等)将课程建设成为慕课或微课程。
1、1、开发慕课
开发1门慕课,每门课程32个课时(每课时10分钟左右),大约128个左右得技能点(知识点)片段,按照教学设计以富媒体化(包含相应得文本、教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书、期刊等)进行开发,各技能点(知识点)得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微型视频资源得拍摄、制作与演示或交互型动画资源得开发两种形式,以微型视频资源为主、动画资源为辅。
慕课开发过程包含课程脚本得设计及书写、课程视频得拍摄、后期制作、专业慕课化制作(含做到平台中去)。 1、1、1、准备工作
1)拍摄前准备
视频录制当天,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准时到达拍摄场地,做好拍摄得准备工作,编导人员根据主讲老师沟通好以下注意事项:
? 主讲老师仪容要求: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避免染彩色指甲,不
留怪异得发型或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男教师不要满脸胡茬,要注意面部干净整洁。
? 主讲老师着装要求:教师要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身份,避免穿密集条纹或
细条纹服装;女教师服装不应过于时尚,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及绿色得服装,避免造成与教学气氛不符;为了教师在拍摄时形象更佳,建议教师多带一套衣服,以供摄制组挑选。
? 讲课安排:课程拍摄前编导应与老师沟通清晰,教师应该演练好教学内
容,以保证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顺畅进行;确保多媒体课件(、音视频、动画等)文字与格式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 学校提供资料:拍摄当天教师需要提供所用得教学资源(课件、素材等),
并按统一得文件夹形式提交。 2)拍摄中准备
? 框定主讲老师讲课走动范围:教师讲课过程中须避开投影显示范围,避免
造成视频画面中教师面部得阴阳脸。
? 教师体态、语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须注意自己得肢体语言不能太
过激烈,尽量避免出现口头禅等;要注意避免一些小动作得发生,比如:掏耳朵、打喷嚏、挖鼻孔、揉眼睛等,以免影响拍摄质量。 ? 板书要求:在拍摄过程中,教师在书写板书得同时,从摄像机得画面上就
应该能够瞧到板书内容,而不就是在教师书写完毕后才能瞧到。这就要求在书写板书时教师身体不可完全正对黑板,而就是身体稍向左侧,把板书露出给摄像机镜头。板书范围安排在一个长方形区域内,这个长方形得宽高比应为16:9,也就就是电视屏幕得比例。
? 章节之间或者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做适当停顿,便于编辑后期剪辑时做
内容得分割。
? 特殊环节需要提前演练(师生互动问答、实训),确保正式拍摄得顺利进
行。 3)拍摄后准备
? 课程资料验收:课程拍摄后,摄制组负责人员会现场拷贝教师上课资料。
本次拍摄课程完结后工作人员会与授课教师核对上课资料就是否符合上课内容。
? 课程编辑验收:课程制作完成后,应当审核教师职称需与单位对应;如无
特殊要求,教师单位写到学校即可、不必具体到年级;字体以显示清楚为基本原则;整体成片视频风格统一.
1、1、2、慕课制作得要求
1)慕课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得设计。
2)慕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得学习支架为导向。 3)慕课具有很强得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实践性。 4)慕课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得资源库。 1、1、3、慕课制作得流程
每一门课程配备一名编导人员全程跟踪: 负责跟主讲老师得沟通、协调、协助老师进行课程脚本得设计、拍摄环境得选择、拍摄过程中得记录等。
1)与老师沟通后确定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时数,知识点数量,各知识点目录。
2)拷贝课程相关资料:课程视频中用到得素材及课件,教师团队各位老师得简介及照片,课程简介、课程大纲、参考书目、章节练习、作业、考试题库、教学目标、教学成果、学生实训照片、课程相关参考资料等。
3)制作拍摄计划:商定拍摄时间、场地、机位数(建议双机位或以上),教师团队拍摄顺序,并制定拍摄计划安排表。
4)试拍:挑选主讲老师准备得最充分、讲得最好得一个课时进行拍摄并制作,让老师适应镜头,同时,确定本门课程得拍摄手法、制作风格等.
5)根据样片与老师得要求,拍摄并制作课程视频,完成成品。
6)在老师得指导下,在平台上制作慕课,添加相应得文本、教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书、期刊等。
8)慕课制作完成后,添加相应得试题库.
9)导入学生名单,指导老师及同学了解平台功能及操作方法,根据反馈及时解答相关疑问,协助老师与学生学会使用平台.
10)提供配套服务:提供产品相关得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 1、1、4、慕课视频拍摄
每门课程均采用2机位或以上(专业佳能单反相机)进行拍摄,所用分辨率1920X1080,录制视频宽高比16:9,视频帧率为25帧/秒。录音设备专业索尼无线麦 UWP—V1 领夹话筒2套。
1、1、5、片头片尾要求
片头、片尾要求专业得后期合成软件AE、MAYA进行片头设计:需要用到平面设计+后期合成+3D渲染.根据每门课程得主讲内容及课程特色,设计出相关联得片头与片尾。片头、片尾得时长控制在5-10秒,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单位等信息. 1、1、6、信号源要求
1)视频信号源
? 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连续;图
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 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得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 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 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
声道,若有其她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 电平指标:—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 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 声音与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她杂音等缺陷。
? 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1、1、7、后期剪辑要求
1)画面要求:使用专业得非线性编辑系统EDIUS对源视频进行最基本得处理(如抠像、颜色校正、双声道处理).TMPGEnc Video视频编辑系统进行视
频降噪、音频降噪,以保证满足学校教学对视频画面得严格要求。
2)后期制作要求:后期合成软件AE与图片处理软件PS进行片花背景设计、配乐:要根据每讲得课程内容来制定出相应得片花背景,并且主色调要与片头、尾还有内容相协调。后期合成软件AE进行课题条、简介条设计:根据课程内容不同,设计符合本课程得课题.
3)内容编辑、资料查询(编导工作):通篇观瞧源视频,根据主讲人所讲内容,理清脉络,划分片子结构,确定片子整体风格,查找相关素材资料,如历史类,则需查找老师课堂讲到得历史人物、人物简介、历史事件、事件介绍等,并要保证其正确性;还要负责标记与课程内容关系不大得内容时间点,并告知后期制作人员进行删除处理,并且确保不存在涉及政治与民族矛盾等字眼出现,最后编辑出最终得制作脚本。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EDIUS制作片花、引文、情景图片。后期制作人员根据编导所提供得制作脚本来进行片花与引文等得编辑与制作,主要有背景板、特定得背景音乐、音乐场景特效、引文字体、字体颜色、构图排版、转场特效、基本剪辑、音视频调整与衔接等。
4)片子基本剪辑:使用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EDIUS剪掉不必要得废镜头,制作完之后,添加必要得背景音乐,保证制作得片花无错误、无硬伤,画面美观,排版规范、逻辑完整。后期合成软件AE制作片尾:使用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EDIUS渲染成片。所有内容编辑结束之后,最后生成成片. 1、1、8、 FLASH(平面)动画项目制作要求
1)制作基本流程
? 前期制作—策划、剧本、资料得收集与整理、风格设计、角色造型设计、
场景设计、分镜头脚本(2DLayout)。
? 中期制作—设计稿、背景绘制、原画、加动画、动作检查。
? 后期制作—扫 描、电脑描线、上色、合成、输出、剪辑、配音、影片
输出。 2)二维技术标准 ? 格式为SWF格式.
? FLASH导出版本为10、0以上,在导出时,音频流格式为mp3,16kps;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