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伦敦杂记》《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他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1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解析】1. 运用反复手法,写出盼春心切。
2.“来了”“近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
【段析】盼春。开篇点题,领起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解析】3. “睡醒”“张开了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这个句子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万物经过漫长的严冬后,蒙受春的温暖得以复苏的样子。“欣欣然”一词又传神地表达出万物苏醒时的欣喜感情。
【段析】这里总写春的特点。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解析】4. “偷偷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春草之生不为人察知,等到发现时,已经是遍布田野。
4
3
1
2
2
【段析】春草图——草报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解析】5. 这是一句虚写,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虚实结合,富有情趣,表现出花开得多,开得艳。
6. “闹”字写出蜂喧蝶舞的场面,不仅烘托出花香之浓,花蜜之多,而且还使画面具有一种动感,进一步表现果树开花的繁盛景象。
【段析】春花图——花闹春。
6
5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
7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