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实验心理学 - 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08 本文由江畔南风起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验心理学的一般知识

? 什么是观察法?无干扰观察? ? 什么叫相关研究? 同时观察两个或更多指标,考察它们之间的共变关系 ? 上诉三种在因果解释的力度上与实验法有什么差别? ? 前者比后者好在哪里?

? 人为地操纵某些要素(并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 系统地观察行为反应的变化 ? 则一定是被操纵的要素导致了观察到的反应 ? 实验心理学是最高等级的科学研究方法

? 实验具有高度的可控性 ? 实验的可重复性 ? 明确揭示因果关系的方向 ? 费希纳——奠基者(干了什么?定律怎么写?三种什么方法联系在一起)

? 第一次联系起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1、揭示物理刺激和心理反应间的规律关系 2、将心理量化测量的思想和方法渗透于实验心理学的每个角落 3、人类心理能以数学形式进行预测的隐喻 4、费希纳定律(见下) ? 心理量第一次能够被定量地观察和记录 改进和创造三种感觉测量方法 :最小变化法 恒定刺激法 平均差误法 ? 费希纳使实验心理学成为可能 ? 将心理量化测量的思想和方法渗透于实验心理学的每个角落 ? 人类心理能以数学形式进行预测的隐喻 ? 冯特的贡献——开创者(冯特在哪、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

1、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和其中的第一个实验:听觉反应时实验 2、划定了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科学的领域和原则 3、坚信心灵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应该用实验进行研究,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培养了大量著名心理学家 ? 艾宾浩斯——突破(干了什么事,实验的因变量和自变量是啥?)

1、发明节省法开创了科学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 2、超越了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领域,证明了实验法也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3、发现遗忘曲线,这是第一个与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 4、发明了实验心理学历史上重要的人工材料,无意义音节,开辟了实验控制的新路

? 实验设计 ? 实验的类型

单变量实验和多变量实验 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混合设计 ? 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1、什么是好的自变量? 能够被界定清晰;能够明确定义下来;能够被我们操作与改变 2、什么是好的因变量?能够被精确的测量;量化的等级要高;上下浮动的范围比较大;对自变量敏感,容易动 3、控制变量的基本控制手段:双盲实验 随机化 ? 操作定义

1、为什么要举操作定义?

能让我们很好的控制一个自变量,通过自变量的控制很方便的去测量一个因变量

2、概念: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加以定义 3、能举一个例子 例:社会浪费的操作定义 ? 多人合作情况下工作效率的降低量 ? 合作拔河任务,人均拉力的下降量

? 很多干扰变量可以通过双盲实验来控制,如安慰剂效应,要求特征和实

验者效应;有些需要通过设计对照组,如回归效应 ? 单变量设计和多变量设计

1、多变量好在哪里

比单一自变量实验效率更高 实验控制较好 实验结果更有价值(能够对变量交互作用进行分析,提供更多信息) 2、交互作用 1)是什么?

当一个自变量的效应随着另一个自变量的水平变化而有不同时,这两个自变量就存在交互作用 2)会根据实验设计判断有哪些交互作用?

? 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两者区别,优缺点的比较,比较容易控制哪方面的无关变量)

被试内设计:所有被试都接受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处理 优点:每个被试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然后比较同一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表现 无需另找控制组被试 被试间设计:被试只接受自变量一个水平的处理 优点:对被试只做一次处理,可消除某些实验误差 被试分组方法考虑到了对被试变量差异的控制 缺点:组间的被试差异无法完全控制 若不同组在不同时间观察,可能混入实验外的偶发影响 ? 实验心理学常见因变量

心率(优点:能准确测量 很敏感 缺点:变化幅度不大) ? 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的概念以及关系

? 内部效度 概念:自变量和因变量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实验控制越好,内部效度越高

? 外部效度 概念: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它的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 (实验结论的普遍性高下) 其局限性: 人工环境和日常生活不同 有限被试能否代表无限总体 测量工具(指标)的局限 ? 数据统计(方差分析足够)

? 反应时技术

? 反应时的概念:从刺激作用发生到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的时距 ? 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在试验中的基本区别以及误差控制

简单反应时;被试接受单一刺激,只做一种反应 选择反应时(复杂反应时);被试接受一种以上不同的刺激,对不同刺激做不同反应 (列举三个很重要的干扰变量:被试被强物?速度和准确性权衡、怎样控制?)

? 减法反应时、加法反应时(两者的区别;基本假设有啥不一样,一脉相

承的地方) ? 减法反应时 概念:用不同条件的反应时相减,将反应时分解为不同成分 主要假设:反应时代表了顺序的心理加工,不同的心理过程是连续的, 占用的时间相加即总的反应时 ? 加法反应时(加因素法): ? 60年代Sternberg对减法反应时范式改进后开创 ?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相互制约,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 如果两个因素的作用相互独立,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 ? 传统心理物理法 ? 阈限

? 概念:在刺激强度连续体上,存在某个固定标准,划分出两个心理状

态:“有感觉”和“无感觉” ? 阈限的原始操作定义:

绝对阈限的原始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or所有试验中被试的反应转换点的算术平均数 差别阈限的原始操作定义:50%的试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 阈限测量的三种方法:

? 极限法

? 极限法测绝对阈限:

刺激系列按照递增或递减方式,每次以微小间隔变化 被试反应“有”或“无” 每次试验都得到被试反应的瞬时转换点 此方法下绝对阈限操作定义:所有试验中被试的反应转换点的算术平均数 ? 极限法测差别阈限

刺激系列和变化方式同绝对阈限测定 被试反应为“+”、“=”、“-”或“?” 所有递减系列的反应转折点平均数为上限;所有递增系列的反应转折点平均数为下限 此方法下差别阈限操作定义:上下限间距离的一半 ? 恒定刺激法

? 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

确定基本无法引起感觉到基本都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 在此范围内选择几个恒定的刺激(5~7个) 向被试随机呈现刺激,每种刺激都要求呈现较多次数 每次呈现要求被试报告“有”或“无” 根据反应频数分布推断50%“有”反应对应的刺激强度 绝对阈限操作定义:一半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 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 ? 三类反应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实验心理学 - 复习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实验心理学 - 复习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759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