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相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第四册下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P22例3、做一做及P24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现实生活中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同组同学互相说:张三在李四的 边,李四在张三的 边。 教师:为什么同学们相互描述对方的位置不一样?
生:东和西、南和北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而言的。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发现:观测点发生了改变,对位置关系的描述也随之改变了,这样的设计能训练学生善于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探索精神。
通过游戏,同学们得出了左右相对而言的道理,那么我们这几天一直在研究的物体的位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阅读并自主完成教材P22例3及做一做
(1)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距离约1067千米。 北京在上海的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千米。 (2)做一做 3、
4、问题:
(1)我们描述的沈阳和北京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和两位同学的位置关系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式呢?
(2)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记录的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两位同学间的位置关系,你能发现他们在方向、角度和距离上分别有什么关系?
二、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合作学习,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2、全班交流
首先学生汇报自主学习2、3题的学习结果。然后在些基础上交流第4题的结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由于所选观测点不同,所在在描述两物体的位置关系时也存在着相对性;两物体的位置关系是“方向相对,偏角相同,距离相等”。
3、验证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1)请同学们,观察测量一下北京和沈阳之间的位置关系,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性质?
(2)发现了两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我测量出了其中的一个,例如: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利用相对性就得出了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
师: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谁是两个都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
三、测评反馈 1、课本P24练习四第1题 2、
(1)小芳家在学校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学校在小芳家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2)小红家在学校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学校在小红家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3)小亮家在学校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学校在小亮家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3、A在B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B在A的 偏 约 °的方向上,距离约 米。 4、游戏
让小组四个人站在课桌的四个角上,相互说说位置关系。教师深入到小组,听听孩子们怎么说。然后找几个小组交流
总结:
这几课,你快乐吗?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课后作业:练习册P 第 课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位置与方向相对性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