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与纳税调整 法律规定
? 税法:
?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 2、财税[2008]151号 ? 会计:
?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一、政府补助的涵义:
?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
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形式,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
? 财税[2008]151号
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
? 1.财政拨款
? 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就明确了用途。 ?
? 例如,政府拨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工程的专项资金,政府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
予的奖励款项,政府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政府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拨款等。
? 2.财政贴息。
? 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
的补贴
? 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
? 一是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 二是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
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 3.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
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 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
体现了政策导向,政府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 4.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 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分为与收益相关和与资产相关 ?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1、先收后花的, ? 收到时:
? 借: “银行存款” ,
?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 ——调增
?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支付的金额, ? 借:递延收益
?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调减
? ? ? ?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先花后收到款: 支付费用时:
借: 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
? 在以后期间收到款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 ? ? ?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 贷:递延收益。——调增
? ? ? ?
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1/使用年限)——调减
三、政府补助收入的所得税处理步骤
? 一是定性分析:收到的补助是否纳所得税
? 下列政府补助属于不征税收入——视会计核算情形调整
? 1、企业取得的属于国家投资(计入股本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
? 2、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 3、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
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
? 二是定时分析:收到的应征税的政府补助何时纳税——实际收到时 ? 暂时性差异,先调增后调减
? 三是分析发生的成本费用中,企业使用政府补助形成的成本费用是否准税前扣除 ? 征税的收入形成的费用准扣,不征税收入形成的不准扣除——后一种调增成本费用
四、政府补助的会计与税法差异调整实务
? 企业收到的不征税的政府补助不需纳税调整的
? 企业收到的不征税的政府补助需纳税调整的
? 企业收到的应纳税的政府补助不需纳税调整的
? 企业收到的应纳税的政府补助需纳税调整的
(一)不征税的政府补助差异处理
? 1、国家投资,应当作为权益,计入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税务处理同会计处理一致,也不计入企
业当年收入总额; ? 收到时:
? 借: 银行存款
? 贷:实收资本(股本)
? 花钱时:
? 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 ? 贷:银行存款
? 2、资金使用后要求返还的本金,会计处理应当作为负债,计入借款或其它应付款处理,税务处理同会计
处理一致,也不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还本不付息的)
收到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专项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暂收款
? 支出时:
? 借:管理费用——** ? 贷:银行存款
? 还款时:
? 借:专项应付款 ? 贷:银行存款 ?
? 3、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
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
借:银行存款等
? 贷:营业外收入(原补贴收入) ?
会计上确认为收入,税法规定为不征税收入,纳所得税申报时应调减。 ? 实际发生的支出形成的成本费用,不准税前扣除——调增 ?
? 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有很多,但有专项用途的:
? 1)、 软件产品退税。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
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税[2000]25号)
? 2).集成电路产品退税。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对销售其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
晶硅片),按17%的法定税率征税后,其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税[2000]
25号)
?
? 3).飞机维修劳务退税。从2000年1月1日起,对飞机维修劳务,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由税
务机关即征即退的政策。(财税[2000]102号)
? 4)、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财税[2000]198号)
? 5)、三峡电力产品即征即退。三峡电站自发电之日起,其对外销售的电力产品,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
税;电力产品增值税税收负担超过8%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财税[2002]24号)
? 这三个就不能免所得税
? A软件企业销项税额17,进项税额10。 ? 应交增值税为:7 ? 借:银行存款等117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 A实际税负:7/100=7%>3% ? 即退税:4
? 借:银行存款4
? 贷:营业外收入4 不征税收入,纳所得税时应调减 (二)应纳税的政府补贴差异及纳税调整
?
? 对国家拨付企业的应纳税的补助,会计上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认补贴收入,而税法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
确认补贴收入的实现,两者收入确认上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 确认收入的时间不同形成的
? ? ? ?
企业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先收后花的, 收到时:会计不确认收入,税法规定纳税义务发生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递延收益。 **100 ——调增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支付的金额,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科目;**——调减 会计确认为收入,但前期已纳过税,所以调减
? ? ? ?
(三)企业收到的应纳税的政府补助不需纳税调整的
? 企业取得的除前几种情况之外的其他财政资金,包括不符合条件的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等,会
计于收到时计入当期收入,税务计入企业收到当年收入总额。
? 借:银行存款等
?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 纳所得税时正常申报,如实填列,不需调整 ?
(四)企业收到的不应纳税的政府补助不需纳税调整的
? 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会计不计收入,税法也不征税,不用调整。
? 借:应收补贴款(现金退税部分)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货物销项税) ?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 纳所得税时正常申报,如实填列,不需调整 ?
政府补助的差异与纳税调整 政府补助的差异与纳税调整 政府补助的差异与纳税调整
? 11.第11行“10.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填报纳税人收到不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会计上计入递延收益,税收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产生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据。
?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 ?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
? 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 ? 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
政府补助的差异与纳税调整
? 如A企业2011年12月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00,是先收后花的, ? 2011收到时:
? 借: “银行存款” 100
? 贷:递延收益。 **100 ——调增
? 2012支付60,发生的费用不准税前扣除,应调增 ? 借:管理费用 60 ? 贷:银行存款 60 ? 同时:
? 借:递延收益60
?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60**——调减 ? 会计确认为收入,但前期已纳过税,所以调减
2011年申报
2012年申报附表一 2012年申报附表三 2012年申报附表二 2012年申报附表三
不征税收入的特殊规定 ? 财税[2011]35号
? 1、对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全资、控股企业接收用户资产应缴纳的企业所得
税不征收入库,直接转增国家资本金。
? 2、有关电网企业对接收的用户资产,可按接收价值计提折旧,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 3、所称用户资产,是指由用户出资建设的、专门用于电力接入服务的专用网架及其附属设备、设施等供
电配套资产,包括:由用户出资建设的城市电缆下地等工程形成的资产;由用户出资建设的小区配电设施形成的资产;用户为满足自身用电需要,出资建设的专用输变电、配电及计量资产等 ? 4、用户,包括政府、机关、军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等电力用户 财税[2011]70号 ? 一、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
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3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与纳税调整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