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形式与政策作文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09 本文由雨碎江南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随着近几年中国的强势崛起,中国对世界资源的占用比率越来越高。当这种资源的分配影响了美国对资源的掌控范围的时候,也就是美国反击的时候。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通过对日本的影响,进而影响俄罗斯对中国石油的供应,通过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导致铁矿石价格的节节攀升等等都是它对中国乃至世界资源的一种控制力的体现。而对中国来说要维持这种快速的增长,只有对全球资源的进一步占有,而这种占有必然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反过来看,中国的增长不也是对美国的一种间接削弱么?

印度是随中国之后最有希望进军超级大国的国家,他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但是为什么印度和中国的差距也挺大的呢?

首先,印度真正的发展比中国要晚一些,这就决定它在全球的资源分配上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中国,导致它的发展的基础很不牢固,最近听说澳大利亚解禁了对印度的铀出口限制,可能这一举动会加快的印度核大国的成长,导致它在地区问题上的态度更加的强硬化和无理化。因此,印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扩大资源的供给渠道,而要完成这个目的,必然的和中国发生冲突,这也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遇到印度纠缠的原因。

其次,印度的民生问题很严重,印度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民生问题十分复杂,解决起来十分困难,这也是阻碍印度快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经济利益的因素,趋利性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战后,西亚北非石油产业的蓬勃发

展,使得国家财富迅速增加,富有仿佛成了海湾国家的代名词。石油是这些国家的命脉,没有了石油的日子,这些国家的发展速度势必会大幅下降。石油带来利益,也带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隐形入侵”,大量外国资本的涌入,西方的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暗潮涌动,不自觉地影响着原本保守排外的伊斯兰文化。

“十一五”成就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2009年达到10616亿斤,比2005年增长9.7%。特别是2007年以来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肉、蛋、奶、水产品、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充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面对罕见自然灾害,众志成城,力保粮食生产。“十一五”时期,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农业生产面对严重挑战。直面灾害,中央加大了抗灾投入,各地各部门加强灾情监测,落实抗灾措施,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据统计,仅2009年春旱期间,北方冬麦区合计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238万人、开动机电井118

万眼,各地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37亿亩,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增产难度越来越大,高产创建示范全面铺开,科技攻关再上新台阶。收获沉甸甸的“六连增”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数越高,增产越难。粮食生产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选择突破性的技术路线。“十一五”期间,创建万亩高产示范片的技术战略确立,优粮工程、动植物保护、种养业良种等一批重大农业建设工程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一些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集成配套推广,为夺取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009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99亿亩、8.75亿千瓦、49.1%,比2005年提高8.9%、27.7%和13.2个百分点。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51%。

面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即便是大忙时节,田地里也看不到多少农民,农民都说整地、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收割,都有专业服务合作社帮忙,现在种田轻省多了!“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各类植保队、农机合作社、农技服务公司空前活跃。2009年,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5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2.4%;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2.4万个,带动1亿以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64万个,实际入社农户2100多万。

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第一个年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我国的广袤乡村发生着真实的改变。

陕西省安塞县真武洞镇农民司云,这几年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他在家里搞养殖,孩子外出打工,一年家里的收入接近5万元。村里的变化也大,路通了,水净了,房子翻新了,环境整洁了,农民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变了。

司云的感受代表着很多农民的心声。“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国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4000元、5000元大关,2009年达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2010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78元,实际增长9.5%。“十一五”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十一五”前四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2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十一五”末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开工率91.1%、竣工率64.9%。

“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三农”发展仍需夯实基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形式与政策作文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形式与政策作文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782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