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0 本文由凉云暮叶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刘金华(北京东城区教研中心,中学高级)

邢东平(灯市口小学,中学高级) 张跃东(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中学高级)

一、关于题目

1.题目是什么?(对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的研究) 2.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区别(是课堂教学结果的呈现)

3.评价学生作品的目的(不只是甄别学生的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和能力、观察力、感受力、判断力、创造力??提高整体素质)

在发展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技巧以及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素养。培养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

4.学生作品评价的难度

总之,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中对学生作品评价存在的问题

日常工作中,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空,2无实效,3不具指导性——学科特点、不使用美术语言。“美术语言”就是指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这些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4不针对教学目标,5甄别学困生6缺少评价环节举例)

三、形成的原因

1.评价能力或多或少,每位教师都有,或高或低。 2.运用的机会少。

·对评价存在误解,以为是作品完成后的事情,一般来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细致评述。

·对艺术作品欣赏、评述机会不多,一般是照教参照本宣科,或找些资料述说,搬给学生。

3.对欣赏评述的方法没有掌握,缺少好的方法。

4.评价学生作品离不开对艺术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评述方法的借鉴。

学生作品评价和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是相通的,只是我们对孩子的作品的眼光是独特的。

四、评价正在发生的变化

新课程以来,老师们对学生作品评价的认识正在逐步变化: ·评价的形式(单一、多维)

(测量、观察、谈话、文字、表格、档案袋??示范)

评价形式:由只注重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向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没有根据评价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加以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会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与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用书面的考试等形式;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可以采用开展长周期作业、课堂观察等方式;要考查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可以采用成长记录档案等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评价主体正趋于多元

以往的评价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美术作品的优劣由老师来评判,学生参与的评价都是被动的,对优秀的作品只有漂亮、好看等肤浅的认识。对于一幅作品而言,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里,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长此以往,将会埋没学生对作品的主观判断意识,不利于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评价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发表意见,以此培养学生自身的评价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评价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课程评价要求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更注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由

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要将评价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和理解,促进被评者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获得进步与发展。

老师、家长、学生之间、自评

评价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测验接受者,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参与评价(包括对同伴的评价或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

·互评

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作品的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总是把希望值放得较高,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产生畏难情绪。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在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他们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另外,评价低年级学生的作品也是对高年级学生自身评价水平的检验。老师通过评价内容不仅可以了解高年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使低年级学生轻松接受建议,更好地提高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展示各部分内容的学生作品)。 ·教师怎样评价? ·学生之间怎样评价? ·怎样自评?

·怎样观看艺术作品、包括学生的作品?

·怎样进入作品(从外观“好看”到其形式特征)? ·评价学生作品的原则? ·评价范例

五、评价的标准——举例 1.对作品的判断

标准——客体:依据课标、依据教材要求、依据教学目标 主体:学生内心、学生的审美眼光

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互评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的目的不在于“画什么”、“怎么画”。“画什么”、“怎么画”是课堂教学进行的前半部分,是学生即“我”已经完成的内容,评价的环节出现了又一个“我”,要站在另外的角度,审视“我”的作品,从而意识到“我”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的意义,使过去盲目的认识逐渐转向清晰。

这种评价活动能够进行的前提是学生心目中要有评价图式和评价标准,评价图式和评价标准是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逐渐积淀在学生心里的。

2.评价的目的

假如没有艺术,太阳照常升起;假如没有艺术教育,孩子们照常穿衣吃饭。可是,画家为什么要作画?诗人为什么要写诗?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习艺术呢?

孩子们学习绘画,也是为了爱,为了懂得爱,为了爱这个世界、爱每个人、为了理解艺术,为了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为了表达、传达自己的情感,提高生活的质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爱!艺术家是懂得爱的人,艺术能够唤起人类的美好情感。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绘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判断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以欣赏《椅中圣母》这幅画为例,学生获取了评价自己作品的参照信息,了解了艺术家在表现“爱”时运用的手法,这种新的视觉经验的开拓,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新的眼光便成了本课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作业的标准。

3.评价重点

在考查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而不是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积累与占有程度。

举例:考察学生对艺术品背景知识知道多少,还是学生自己的感受、知觉能力? 范例1——欣赏作品后,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⑴《溪山行旅图》是哪个画家的作品? 范宽郭熙

⑵《溪山行旅图》是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⑶《溪山行旅图》现保存在 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 ⑷郭熙的《早春图》最突出的特点是: ·山石有一种卷曲的美 ·树是光秃秃的 ·远处的山有高有矮

⑸《溪山行旅图》给你的最初印象是: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要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主张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评估策略,以适应各种能力、各种学习风格以及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为展示他们的潜能与强项提供机会,而常规的考试与测验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且常常用来找出一个人的弱点,而不是他的长处。

5.评价的内容

并不是说,每次课堂教学都必须要完整地对所有的因素进行评价、或者所有的因素在每次评价中所占的权重都是一样的,而是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有侧重地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评价的目的,也要考虑到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教学评价发展的前沿理论、导向。

·有专家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内容:可以参考 ⑴内容选择得当,即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⑵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美术知识的理解; ⑶是否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知识、技能; ⑷是否表现出创造性思维;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小学美术教学学生作品评价方式研究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794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