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归纳:班主任考试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2、吹拉弹唱属于()技能。 A:认知 B:心智 C:操作 D:评价
3、教师在观察教室里进行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 A:消极力量 B:中性力量 C:惰性力量 D:积极力量
4、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备课 B:课外辅导 C:布置作业 D:考试
5、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一个阶段是__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6、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__。 A.操作熟练 B.操作整合 C.操作模仿 D.操作定向
7、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传道解惑 C:组织班集体 D:教育学生
8、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源自于__
A.桑代克试误说
B.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 C.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D.苛勒完形顿悟说
9、每当想起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学生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敬仰之情,并激励着学生去战胜困难,这属于____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认知的道德情感 C:想象的道德情感 D:伦理的道德情感
10、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11、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__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2、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3、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在。 A:四川屏山 B:河南洛阳 C:四川乐山 D:四川江津
1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__。 A.1901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04年
15、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叫____ A:信度 B:区分度 C:效度 D:常模
16、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
1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18、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E:抽象化
19、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20、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2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__。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22、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的最主要区别是教学行为具有。 A:自主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随意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做法即为__。 A.深入共感法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契约法
D.模仿学习法
2、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__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3、与“爱心”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体现。 A:敬业 B:努力 C:钻研 D:认真
4、简述“人的发展”的涵义。何谓“最近发展区”理论
5、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6、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哪几种经典的观点__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7、儿童用“呱呱”来称呼绿色的青蛙与绿色的杯子,这是一种__。 A.语词的概括 B.动作的概括
C.思维水平的概括 D.直观的概括
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____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9、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
10、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11、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A:发展性研究 B:评价性研究 C:基础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E:应用性研究
12、学生的质的规定性是____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3、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__ A.生活陶冶 B.同伴影响 C.启发说服 D.人格感化
14、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__。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15、英语期中考试结束后,李燕同学自信满满地说:“这次考试的内容我全部都会,只有一两道题目做不出来。”李燕的话违背了。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以上都不是
16、青少年的身体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7、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__。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5±2组块 B:7±2组块 C:5±2 D:7±2 19、《水浒》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中“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的“朔”是指方位中的。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0、埃里克森提出“自主对羞怯或疑虑”是()儿童面对的心理危机。 A:0~18个月
B:18个月~2、3 岁 C:2、3岁~6岁 D:6岁~11岁
21、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道德水平
22、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辽宁省2016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归纳:班主任考试试题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