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自然地理1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4·华中师大附中检测)下图示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a.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b.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c.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d.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
A.c、a、d、b B.c、b、d、a C.c、d、a、b D.a、c、d、b
2.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④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 A.下垫面为冰川地面 B.人口少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势较高
解析:1.A 2.B 3.A 第1题,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但太阳辐射的主体可见光绝大部分到达地表,所以量最大的①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②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赤道附近为雨林气候,多阴雨天,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最大;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天气系统亦形成多雨地带,形成次级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峰值。所以③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两极地区冰川覆盖,地表反射率高,所以④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第2题,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地面热量主要来自于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第3题,南极主要为大陆、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冰川覆盖面积更广。
(2014·湖南重点中学月考)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4~5题。
- 1 -
4.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约为( ) A.1 300~2 000米 B.1 000~1 300米 C.500~1 000米 D.200~500米
5.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出现逆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4.B 5.D 第4题,考查气温与海拔之间的关系。该地区气温最高值在17℃以上,最低气温在11℃以下,温差在6~8℃,温度相差0.6℃,海拔相差100米,由此计算得出B项正确。第5题,逆温现象出现在地势较低,天气比较稳定的地区,④地气温最高,地势最低,最易出现逆温现象。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6~7题。
6.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7.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解析:6.C 7.C 第6题,沙石和水的比热不同,增温和降温的速度也不一样,该实验体现的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项正确。第7题,由图可知,A体现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体现的是锋面雨,C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季风环流,D是地形雨,故C项正确。 (2014·杭州检测)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地面的空气迅
- 2 -
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流入谷底,成为山风。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山风的是( )
9.山谷风能对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谷风能提高坡面温度,使果树发芽、开花和结果提早 B.谷风能向坡面输送水汽,易成云致雨,利于农作物生长 C.山风能降低坡面温度,利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积累 D.山谷风能缩小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解析:8.B 9.D 第8题,山风是指夜间山顶的冷空气向谷底流动的现象,据此可判断A、D错误;山坡辐射冷却速度快,故相同高度的山坡空气温度低于山谷的空气温度,故等温线在山谷地区向上弯曲,答案应为B。第9题,谷风将山谷温度较高的气流带到山坡,温度升高,使果树发芽开花期提前,A正确;谷底易发育河流,水汽充沛,吹谷风时,水汽易冷凝成云致雨,对坡面作物生长有利,B正确;山风出现于夜间,从山顶吹向山谷,降低坡面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C正确;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D错误。
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11.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解析:10.A 11.A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甲处附近的等压线最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而风速最大。第11题,分别过甲、乙、丙、丁四点作垂直于四点切线的垂线,以垂线为基准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0°~45°,即为风向。
- 3 -
12.(2014·西安模拟)下图是某区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 从气流运动方向可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二、综合题(40分)
13.济南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24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如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8分)
解析:第(1)题,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比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低。第(2)题,晴天与阴天相比,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陆地与海洋相比,海洋昼夜温差小。第(3)题,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1)A 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时较低
(2)B 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低,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再加上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所以昼夜温差小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 4 -
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14.(2014·银川一中高三月考)阅读图Ⅰ、图Ⅱ,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图Ⅰ
图Ⅱ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百帕。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8分)
(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1年7月在此旅游的王先生发现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8分)
解析:(1)准确读图判断1月气压的最低值和7月气压的最高值是前提。M地1月风向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等做出判断为西北风。(2)两地风浪的大小与风力相关,同属于冬季,但海峡的走向与风向的夹角影响很大,本题很巧妙,重视生活的常识。 答案:(1)22 西北风
(2)根据等压线分布,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对该海峡的盛行风有阻挡作用,故风浪小。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
- 5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自然地理10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