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
2016年2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把木杆看成质点 B.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C.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
D.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3.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有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1m/s
4.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1
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x1:x2=1:3,v1:v2=1:2 B.x1:x2=1:3,v1:v2=1: C.x1:x2=1:4,v1:v2=1:2 D.x1:x2=1:4,v1:v2=1:
6.一个物体t=0时刻从坐标原点0由静止开始沿+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坐标的关系为v=(m/s),则( ) A.2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6m B.2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12m
C.物体通过区间150m≤x≤600m,所用的时间为20s D.物体通过区间150m≤x≤600m,所用的时间为10s
7.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如图答案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2
A. B.
C. D.
9.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与小球质量有关
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
10.高空坠物的破坏力很大,一块手掌大的西瓜皮从25楼高空抛下可能让人当场丧命,这样的悲剧在各地屡屡上演,一空罐头盒从某楼层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所用时间为2.0s.(g取10m/s,楼层高度约为3m),该罐头盒可能来自下列哪个楼层( ) A.5层 B.8层 C.6层 D.10层
11.以24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m/s,则刹车后( )
A.汽车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24m/s B.汽车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12m/s C.汽车在前2s内的位移为36m D.汽车在前5s内的位移为45m
12.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米,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360米,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2222
A.0.03m/s B.0.01m/s C.0.5m/s D.0.6m/s
13.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相等),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以求得( )
2
3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1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 2.0 3.0 5.0 7.0 9.5 10.5 时刻(s) 1.0 6.0 9.0 12 12 9.0 3.0 速度(m/s) 3.0 A.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s
B.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s 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s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s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4
17.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 B.2.5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18.如图所示,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前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结合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通过位置“3”时的速度为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通过位置“5”时速度为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2月份)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