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热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怪人安好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10分)如图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50W/(m·K),厚度为50mm,在稳态情况下的墙壁内的一维温度分布为:t?200?2000x2,式中t的单位为℃,x单位为m.试求:

(1)墙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墙壁内单位体积的内热源生成的热量。

解:(1)由傅立叶定律:

q?Φdt??????(?4000x)?4000?xW/m2 AdxO x t ??50mm t?200?2000x2(2分)

所以墙壁两侧的热流密度:

(2)由导热微分方程

qx?0?4000??0?0W/m2 qx???4000?50?0.05?10000W/m2

d2tqv??0 dx2?(2分) (2分) (2分)

得:

d2tqv???2???(?4000)?4000?50?200000 W/m3

dx(2分)

二、(10分)用热电偶来测量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结点可近似看作圆球,若气流和热电偶结点间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h?400W/(m2·K),比定压热容CP?400 J/(kg·K),密度??8000kg/m3。

(1)若时间常数为一秒,求热电偶结点的直径?

(2)若将初温为25℃、时间常数为1秒的热电偶放入200℃的气流中,热电偶结点温度达到199℃需要多少时间? 解:(1)由公式 得

???cV?hA?

(2分) (2分) (1分)

V4?r3r?h1?400?????1.25?10?4m 2A3?4?r3?C8000?400d?7.5?10?4m

(2)由公式 即

?hA??t?t???exp???? ?0t0?t???cV?199?200?exp????

25?200(2分) (2分) (1分)

??5.164s

三、(10分)一套管式换热器,饱和蒸汽在内管中凝结,使内管外壁温度保持在100℃,初温伟25℃,质量流量为0.8kg/s的水从套管换热器的环形空间中流过,换热器外壳绝热良好。环形夹层内管外径为40mm,外管内径为60mm,试确定把水加热到55℃时所需的套管长度,及管子出口截面处的局部热流密度。不考虑温差修正。

解:本题为水在环形通道内强制对流换热问题,要确定的是管子长度,因而可先假定管长满足充分发展的要求,然后再校核。

11由定性温度 tm?(tf'?t\f)??(25?55)?40℃,(1分)得水的物性参数

22

??0.635W/?(m,?K?)cp?417J4?653.3?10Pas

/(?kg,K?)Pr4.31?6当量直径 de?d2?d1?60?40?20mm?0.02m

Re???de4qm4?0.8???15591.5(2分) ?6???(d2?d1)653.3?10?(0.06?0.04)0.4.8水被加热 Nu?0.0230ReP?r0.?023(?105.8591)?0.4 3.3(4.3 (1)1分)9假设换热达充分发展阶段 h?Nu?93.?30.635 (1分) ??2962.W3m2/?(K )de0.02换热量 ??qmcp(t\f?t'f)?0.8?4174?(55?25)?100176W (2分) 而 ??hA(wt?mt)??hd(wl?tm )t所以 l??h?d(tw?tm)?100176?4.485m (1分)

2962.3??0.04?(100?40)故换热已充分发展,不考虑管长修正。 管子出口处的热流密度按下式计算

q0?h(tw?t\f)?2962.3?(100?55)?133kW/m2 (2分) 四、(10分)水以1.2m/s的流速流过内径为20mm的长直管。如果:①管子的壁温为75℃,水从20℃加热到70℃;②管子壁温为15℃,水从70℃冷却到20℃。试计算两种情形下的换热系数,并讨论造成差别的原因。 解:根据题意,上述两种情况下流体的平均温度,即定性温度都为

20?70?45℃(1分) 2???0.6415W/(m?K)?由此查出流体物性???0.6075?10?6m2/s

?Pr?3.925? tf?Ref?u?d??1.2?0.02?39506?104(1分) ?60.6075?10(1) 水被加热的情况

0.4Nuf?0.023Re0.8?0.023?395060.8?39250.4?189.1fPr0.6415h?Nuf?189.1??6064W/?m2?K?d0.02(2) 水被冷却的情况

?(3分)

.30.?023?309.8506?03.925164.9 (3分) ?0.64152h?Nuf?164.?9?5W289?/(mK)d0.02.8Nuf?0.0230Rfe0.3P?r这表明水被加热时比水被冷却时换热系数大,由于水被加热时,近壁处水的粘度降低,对流换热加强,换热系数变大。(2分)

五、(10分)有两个薄金属板做成的长同心套管1、2,直径分别为d1= 5cm和d2= 10cm,温度分别为t1=200℃和t2=100℃,表面发射率均为0.8,如果忽略通过端部边缘和周围环境的辐射交换,试求单位长度套管间的辐射换热量;如果在两个套管间插入另一个直径为d3 = 7.5cm、同样长度的薄金属管3,其表面发射率为0.05,并且保持t1和t2不变,则单位长度套管间的辐射换热量减少为多少?作为辐射屏的薄金属管3的温度是多少?

解:插入薄金属管前

?1,2Eb1?Eb2?(T14?T24)??1??11??21??11??211????A1?1A1X12A2?2A1?1A1X12A2?2?844?5.67?10(473?373)?198.8W/m1?0.811?0.8????0.05?0.8??0.05??0.1?0.8

(3分) 插入薄金属管后

?1,2?1??11?A1?1A1X1,3Eb1?Eb21??31??31??21????A3?3A3?3A3X3,2A2?25.67?10?8(4734?3734)?

1?0.811?0.0511?0.8???2????0.05?0.8??0.05?1??0.075?0.05??0.075?1??0.1?0.8?9.99W/m(3分)

?1,3??1,2Eb1?Eb35.67?10?8(4734?T3)??1??31?0.811?0.051??11??????0.05?0.8??0.05?1??0.075?0.05A1?1A1X1,3A3?34?9.99W/m(3分)

可得T3?431K (1分)

六、(10分)压缩空气在中间冷却器的管外横掠流过,a0?90W/(m2·K),冷却水在管内流过a1?6000W/(m2·K)。冷却管是外径为16mm,厚1.5mm 的黄铜管。求:

1)此时的传热系数;

2)若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相对于1)有何变化; 3)若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传热系数相对于1)有何变化。 解:(1)此时的传热系数为:

K?1K) (4分) ?88.5W/(m2·

1160.016161??ln?6000132?11113901K) (2分) ?174W/(m2·

1160.016161??ln?6000132?11113180 (2)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后:

K? 传热系数增加了 96% (1分) (3)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后:

K?1K) (2分) ?89.2W/(m2·

1160.016161??ln?12000132?1111390传热系数增加还不到 1% (1分) 所以抓住分热阻最大的那个环节进行强化,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七、问答题

1、(5分)试说明Bi的物理意义,表面上看Bi与Nu的表达式相同,其差别是什么?

答:毕渥数Bi?hl?,表征固体内部导热热阻与其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式中?为

hl固体的导热系数;努塞尔数Nu?体的导热系数。

?表征壁面上流体的无量纲梯度,式中?为流

2、(5分)其它条件相同时,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与纵向冲刷相比,哪个 的表面传热系数大,为什么?

解:(1)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2分)

(2)横向冲刷时表面传热系数大。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薄且存在由于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漩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因而换热强。(3分)

3、(8分)漫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中采用了有效辐射J。试结合投入辐射G写出有效辐射J的表达式,并说明有效辐射包含哪几部分辐射。

答:单位时间投入到单位表面上的总辐射能称为该表面的投入辐射G(1分)。 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称为有效辐射J(1分)。 有效辐射不仅包括表面的自身辐射E(1分),

而且还包括投入辐射G中被表面反射的部分ρG(2分),

其中ρ为表面的反射比。对于表面温度均匀、表面辐射特性为常数的表面。有效辐射的表达式为:J1?E1??1G1 (3分)

4、(7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发射率(3分), 物体的发射率只取决于物体的表面特性如物体的种类、表面状况和温度,(3分) 而与外界条件无关(1分)。

5、 (5分)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答:(1)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2分)

(2)圆筒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不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虽然增加了一项热阻,但外壁的换热热阻随之减小,所以总热阻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3分) 6、 (5分)为什么高温过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式和逆流式混合布置的方式?

答: (1)因为在一定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即采用逆流方式有利于设备的经济运行。(2分) (2)但逆流式换热器也有缺点,其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集中在换热器的同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较高,即这一端金属材料要承受的温度高于顺流型换热器,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2分)

(3)所以高温过热器一般采用顺流式和逆流式混合布置的方式,即在烟温较高区域采用顺流布置,在烟温较低区域采用逆流布置。(1分) 7、 (5分)简述一下在换热壁面上加肋的目的,是如何达到此目的的?

答:肋片一般起到了强化换热的目的,故应当加在热阻比较大的一侧。由于

肋片的存在,首先增大了换热面积;同时增加了流体的扰动,使表面传热系数h大大增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传热学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传热学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48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