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
(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 (3)激励在需要的每一个阶梯上都起作用。
(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
(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能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11.X理论与Y理论的重要区别是什么?【200904单选】
答:(1)X理论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互矛盾的。 (2)Y理论则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应该相互融合。
12.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的特性的假设,也就是麦格雷戈所称的X理论。
13.早期特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答:(1)生理特质 (2)个性特质 (3)智力特质 (4)工作特质 (5)社会特质
14.【记忆】简述早期特质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
答:(1)忽视下属的需要,破坏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与合作; (2)没有指明各种物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没有区分因果关系;
(4)忽视了领导行为发生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15.【记忆】简述领导作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领导作风理论是由勒温提出来的。 领导作风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专制式的领导作风。其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手中。 (2)民主式的领导作风。其权力定位于群体。
(3)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其权力定位于职工个人手中。
16.利克特认为,对人的激励形式有四种:即经济激励、安全激励、自我激励、创造激励。
17.【重点】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01004单选,200904单选,200804单选】 答: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于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
(1)贫乏型领导(1.1)。领导者对人对生产都不关心,在任何事情上都想要保持不参与,只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 (2)任务型领导(9.1)。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和效率,而不关心人,只准下属服从而不让其发挥才智和进取精神。
(3)中间型领导(5.5)。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都保持正常状态,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完成领导的职责。 (4)俱乐部型领导(1.9)。领导者只关心人而不关心生产。
(5)战斗集体型领导(9.9)。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能够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最理想、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18.简述领导权变模型理论认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因素有哪些?【200804多选】
答:领导权变模型理论是由弗雷德·菲德勒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因素有: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2)工作任务结构。 (3)职位的权力。
19.简述路径一目标理论的内容?
答:(1)领导过程 (2)目标设置 (3)路径改善 (4)领导方式。分为指令型、支持型 、参与型 、成就型
20.【记忆】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200904单选,200804单选,201004单选】
答:(1)高工作低关系。表示下属的平均成熟程度处于不成熟阶段,领导者应采取高工作低关系的领导类型,即命令式的领导方式。 (2)高工作高关系。表示下属的成熟程度初步进入成熟阶段,领导者应采取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类型,即说服式的领导方式。 (3)低工作高关系。表示下属的成熟程度进入较成熟阶段,领导者应采取低工作高关系的领导类型,即参与式领导方式。 (4)低工作低关系。表示下属的成熟程度发展到成熟阶段,领导者可以采取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类型,即授权式领导方式。
21.简述领导方式的类别有哪些?
答:(1)强制命令方式 (2)疏导教育方式 (3)物质激励方式 (4)榜样示范方式
22.简述榜样示范方式的优势?
答:(1)从社会心理来看,人人都有从众需求,人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为自己寻求值得仿效的榜样。 (2)在组织面临困难或处理利益关系问题时更为有效。
23.简述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的注意事项?【200804论述】 答:(1)注意发挥各种领导方式的优势。 (2)充分认识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
(3)系统、综合地发挥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 (4)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
第七章 激励
1.简述激励的含义?
答: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重点】激励模式:需求-----动机----行为-----满足
3.简述产生动机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答:(1)由于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求、欲望和驱动力; (2)个体受到客观存在的刺激。
4.【重点】简述激励方式有哪些?
答:(1)目标激励 (2)奖惩激励 (3)竞赛与评比激励 (4)关怀与支持激励 (5)榜样激励
5.【记忆】简述小克劳德·乔治提出的激励原则是什么?
答:(1)目标明确 (2)提前参与 (3)从实绩出发 (4)及时交流 (5)重在鼓励 (6)真诚相符 (7)表扬要坦率、真诚 (8)化解消极因素 (9)思想开放 (10)少批评 (11)尽可能使人们对工作感兴趣 (12)不要怕放权 (13)少威胁 (14)宽宏大量 (15)爱员工
6.【重点】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是什么?【200904单选】
答:(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维持体内平衡的需要,包括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 (2)安全需要。对免除危险、消除威胁的各种需要。
(3)归属需要。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要求在社会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得到他人的承认。 (4)尊重需要。追求自尊、自重并能获得他人的好评与尊重。 (5)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7.【记忆】简述需求层次理论的局限性?
答:(1)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层次的概括过于简单化。事实上,人类的需要极其复杂多变,难以全面、完整地概括。
(2)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人类需要的层次递进并非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自然过程。 (3)需求层次理论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8.【记忆】简述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美国行为科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 一、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 二、人类社会性需要的内容。
(1)成就需要。即按高标准行事,或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 (2)权力需要。权力需要即影响和控制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愿望。
(3)社交需要。即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取认可、理解、支持与尊重的愿望。 三、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构。
9.简述保健因素的含义?
答: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称之为保健因素。
10.简述保健因素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1)管理政策 (2)管理方式 (3)监督方式 (4)工资收入 (5)人际关系 (6)安全状况 (7)生活条件
1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200804单选】
答: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1)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和激励因素(满意因素)。
(2)人的需要都可以归结于保健需要或激励需要,不同需要的追求者,其心理与行为特点不同。 (3)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化。
12.【记忆】简述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200904单选】 答: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V·E
(1)M-激励力量,即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行为动机的强度; (2)V-目标效价,即达到目标后满足个人需要的预期价值; (3)E-期望值,即达到目标并获得相应价值的概率。
13.简述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要调动工作积极性,必须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14.简述公平的含义?
答:公平,是指人们觉得他们得到的收益,与他们的投入,如时间、努力、经验等是相称的。
15.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人们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 (2)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16.简述公平理论的不足?【200804判断】
答:(1)只注重分配公平,即物质报酬数量分配的公平。 (2)忽视了程序公平,即确定利益分配程序的公平。
17.强化理论又称行为修正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布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18.简述强化的含义?
答: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19.简述强化的类别?
答:依据作用发挥上的差异,强化可以划分为:
(1)积极强化 (2)消极强化 (3)惩罚 (4)消退
20.【记忆】简述强化的原则? 答:(1)设立目标体系。
(2)快速反馈,及时强化。 (3)奖罚结合,以奖为主。 (4)奖人所需,形式我变。 (5)多用不定期奖励。
21.简述归因的含义?
答:归因是心理学术语,是指依据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特征对其心理状态作出解释和推断。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00107现代管理学考前重点串讲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