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分析
摘要:贵州省遵义—绥阳高速公路TJ4合同段4座大桥均为多跨25m先
简支后连续预应力T梁,在预制T梁的过程中,多片T梁腹板逐渐出现了裂缝。从T梁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配合比、温度、基座沉降等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效解决了T梁腹板开裂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T梁 竖向裂缝 环向裂缝 裂缝分析 一、 工程概况
贵州省遵义—绥阳高速公路TJ4合同段4座大桥上部结构均采用了25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共有T梁570片。T梁的施工工艺均采用现场预制吊装,简支安装后浇注墩顶现浇连续段,并张拉墩顶现浇段负弯矩区预应力钢绞线,安装永久支座,拆除临时支座,最后形成结构连续,浇注桥面系,完成桥梁的施工。腹板厚度为20cm,T梁横断面结构尺寸如图1。
T梁结构采用的主要材料如下:预制T梁、现浇湿接缝、接头、调平层均采用C55混凝土;钢绞线采用低松驰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符合GB/T5224—2003的规定,单根钢绞线直径15.24mm,钢绞线面积A=140m2,强度级别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105MPa;普通钢筋采用HRB335和IR235级;钢板采用符合GB700—88规定的Q235的钢板;预应力锚具符合国标《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GB/T14370—2000)要求的OVM锚具及配套产品。
图1 T横断面结构图(单位:mm)
其中部分桥T梁在预制场拆模后,腹板出现了开裂现象。笔者从结构设计、施工方面分析探讨了裂缝产生的原因,解决了T梁腹板开裂,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梁体腹板裂缝概况
T梁预制场设在路基上,现场设置24个混凝土预制台座。在开始预制的100多片梁中,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除发现部分T梁略有侧弯外未有裂缝产生。而在后来预制的T梁中,发现有5片T梁在拆模后,腹板上陆续出现裂缝并有所发展。T梁裂缝分布情况分为2种:①为竖向裂缝仅分布在腹板上,未延伸到马蹄或翼板;②为竖向裂缝并环向贯通裂缝,延伸到马蹄或者翼板。有2片梁拆模后随即在腹板上出现竖向裂缝,有3片梁在T梁的腹板上发现有3~4条竖向裂缝,裂缝分布在端横隔板和中横隔板之间,裂缝在竖向相互平行,最高裂至腹板和翼板交接处,并延伸至翼板底面;最低裂至马蹄处,并通过马蹄底面与腹板对面裂缝相接。取裂缝比较典型的1片梁进行测量,发现裂缝延伸到马蹄的裂缝有4条,裂缝宽度0.1、0.22、0.2、
0.14mm;其余腹板裂缝5条,裂缝宽度在0.1~0.32mm。T梁裂缝的分布如图2。
图2 T梁裂缝分布
三、裂缝分析
笔者对影响T梁裂缝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材料、配合比、分布钢筋间距、温度、外加剂、基座变形、养护情况等,现在对其逐一分析。
最初,笔者认为是水灰比过大,导致T梁裂缝的产生,但经调整水灰比后,发现T梁的裂缝仍然存在。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砂、碎石、水泥)在工地试验室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均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同时采用回弹法对T梁进行了强度检测,其中对1片梁采用了钻心法检测强度,各片梁的强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证明发生裂缝不是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原因,与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无关。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与未发生裂缝的T梁相同,说明裂缝发生与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也无关。
同时,由于T梁是属于简支状态的,故基座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最容易导致梁体开裂。预制场中共有24个基座,每个基座均已浇筑多片T梁,有可能基座发生不均匀沉降了。经过多次测量、检验,各个基座沉降量均在1mm内,而基座中心线偏移量在2mm以内。根据规范,该数据完全满足要求,可忽略其产生的影响。
然后对预制场的温度进行了分析,T梁混凝土浇筑期间,当地的最高温度为35℃,最低气温为15℃。结合混凝土的裂缝特点,根据资料研究,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约为(8~12)×10-6/℃,平均约为10×10-6/℃,当结构的一部分受到温度的作用引起体积变化就有可能产生裂缝。特别是那些一部分受到温度的变化作用,而另一部分受到防护不受到温度变化作用的结构,温度降低时受到温度影响的将产生裂缝。
从预制T梁产生的未贯通裂缝来看,裂缝分布在端横隔板和中横隔板之间,裂缝呈竖向平行,最高裂至腹板与翼板交接处,最低裂至腹板与马蹄交接处,而翼缘板和马蹄部分均为发生开裂。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夜间温度聚然下降,温度的下降造成混凝土表面收缩。对翼缘板部分,由于其表面宽度170cm,与外界接触面积大,翼缘板厚为16cm,厚度相对小,加上其位于结构最上方,表面亦未封闭,保湿效果差,温度下降时,翼缘板收缩小,且为整体收缩,所以未发生裂缝;对马蹄部分,其位于结构的最下端,底面与预制台座接触,底面受到预制台座的弹性约束,其横向宽度比腹板大,温度下降时,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了基座的约束,马蹄受到温度的影响比腹板的要小,
产生的拉应力不足以产生裂缝。
腹板部分介于翼缘板与马蹄之间,温度下降时,由于其保湿和保温未得到很好的保障,其表面受到冷击,加上刚度比马蹄小,表面混凝土收缩时又受到马蹄部分及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表面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过大,并以裂缝的方式表现出来。
分别对5片梁裂缝位置进行了开凿检查,检查发现裂缝位置的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而5片T梁裂缝中有环向裂缝,说明非结构性裂缝的产生导致了结构性裂缝的产生,表面裂缝产生后,逐渐向内部发展,由于腹板内的纵向钢筋及竖向钢筋间距过大(20cm),温度分布钢筋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至使裂缝逐渐发展贯通。
四、处理措施
依据《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J-028 85),预应力混凝土梁中不允许出现竖向裂缝,虽然本工程中梁体裂甚至缝的宽度和范围都较小,但T梁结构中裂缝的发展会减小保护层的厚度,造成普通钢筋锈蚀,甚至直接造成承载力下降,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必须对已开裂的梁体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补强。
针对裂缝较小和裂缝贯通的特点,决定对裂缝位置开凿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封闭修补法。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作为封闭材料,可以有效增强结构整体性,使梁体恢复使用功能,提高耐久性,施工简单,费用低,封闭后梁体外观较为平整。
五、处理效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分析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