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ISO 4869-1:1990,《声学—听力保护器—第一部分:声衰减的主观测量方法》
ISO TR 4869-3:1989,《声学—听力保护器—第三部分:以质检为目的简化测量方法—耳罩式保护器的插入损失》
1.3 定义
为IEC 268该部分的目的,以下定义适用于:
注:任何装置,从1.3.1至1.3.15所定义的换能器到电输入使用的连接器,都被认为是换能器。
1.3.1 耳机:通过电声换能器从电信号中获取声振荡,用于有声地与耳紧密连接。[IEV 801-27-18]
1.3.2 头戴受话器:用头带或下颚带连接的一个或两个耳机,固定带的使用是可选的(如,耳甲式耳机)。
1.3.3 头戴耳麦:附有传声器的头戴受话器。 1.3.4 耳麦:附有传话器的耳机。
注:本定义包含在内是因为该术语出现在IEC出版物目录中
1.3.5 插入式耳机:直接接于一个连接部件的小型耳机,如耳模(earmould),可以插入耳道内。[IEV 801-27-22,修订版]
1.3.6 内耳甲式耳机(intra-concha earphone):适合置于耳甲腔内的小型耳机,其声音出口靠近耳道入口。
注:“插入式耳机”的定义修改自IEC 50(801);引入“耳甲式耳机”的定义是因为两类耳机测量方法不同。
1.3.7 耳外耳机(supra-aural earphone):用于耳外的耳机,置于耳廓上。[IEV 801-27-23,修订本]
1.3.8 外耳甲式耳机(supra-concha earphone):置于耳甲隆起处的耳机。 1.3.9 头戴护耳(耳罩)式耳机(circumaural earphone):耳机含有的空腔,足够覆盖整个耳。[IEV 801-27-24]
1.3.10 耳壳(ear shell):悬挂在耳上的头戴护耳式的耳机。[IEC 914] 1.3.11 听诊器式头戴受话器(stethoscopic headphone):插入式头戴受话器,通过连在受话器上的一对硬管与耳相连,整个受话器外形如听诊器。 1.3.12 开放声道式耳机(acoustically open earphone):含有声道连接外界环境与耳道的耳机。 1.3.13 封闭声道式耳机(acoustically closed earphone):含有阻止外界环境与耳道有声连接的耳机。
1.3.14 后封闭式耳机(closed-back earphone):从换能器后端不会向外界环境发出明显声辐射的耳机。
1.3.15 后开放式耳机(open-back earphone):从换能器后端会向外界环境发出明显声辐射的耳机。
1.4 分类、命名与编号
应采用以下命名与分类编号:
268-7-IEC-XXXX-NNRN-N
其中:
-267-7-IEC是标准前缀形式(见《IEC指示》的第三部分2.4.7,[4]) -X(第一个字母)表示换能器的工作原理(principle):
- 5 -
D-电动(动圈)(electrodynamic (moving coil));
E-驻极体(自极化)(electret (self-polarizing)); F-压电(聚合物)(piezo-electric(polymer)); M-电磁(动衔铁或膜片)(electromagnetic (moving armature or diaphragm)); P-压电(陶瓷)(piezo-electric(ceramic)); S-静电(外极化)(electrostatic(externally polarized)); -X(第二个字母)表示耳机类型(见图1):
C-耳罩式; E-内耳甲式; H-耳壳式; I -插入式; M-外耳甲式; S-耳外式; T-听诊器式;
-X(第三个字母)表示耳机与耳道连接的特性:
L-开放声道; S-封闭声道;
-X(第四个字母)表示向外界环境发出声辐射的特性:
-后封闭(见1.3.13); -后开放(见1.3.14);
图2展示了1.3.12至1.3.15定义的4种可能,按第三、第四个分类字母进行说明。 -NNRN(第一个数字)用“尾数和指数”形式表示阻抗,以欧姆为单位(如,8Ω表示为“08R0”,32Ω表示为“32R0”,600Ω表示为“06R2”); -N(第二个数字)给出通道数。
按以上规则编制的编号可用于标志上。
- 6 -
耳机类型 声音封闭式耳机 (最小漏音) 声音开放式耳机 (可控漏音) 耳用扬声器 耳罩式 耳外式 外耳甲式 图1-各类耳机的垂直剖面图及其与耳廓/耳道入口的空间关系
- 7 -
耳机类型 声音封闭式耳机 (最小漏音) 声音开放式耳机 (可控漏音) 耳用扬声器 内耳甲式 插入式 耳塞与换能器间含 传声管的插入式 (如助听用听诊器式耳机) 图1(续)
- 8 -
耳机类型 后端封闭式 (从换能器后端不会向外界环境发出明显的声辐射) 后端开放式 (从换能器后端会向外界环境发出明显的声辐射) 封闭声道式 (阻止外界环境与耳道的声连接) 开放声道式 (连接外界环境与耳道的声通道) 注:箭头代表声音流或漏音 图2-该图展示了四种可能结构:开放声道式、封闭声道式、后端封闭式、前端封闭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IEC268-7翻译中文版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