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8—2011中俄贸易状况
年份 进出口
出 口 进 口 进出口差额 进出口
(亿美元) 94.14 -37.14 36.91 -14.1
(%) 40%
出口(%) 42.7%
进口 (%) 5.6%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2008
568.2
331.17 175.19 296.12 389.13
237.03 212.33 259.21 403.23
2009 387.51 2010 2011
555.33 792.37
-31.8% -47.1% -10.7% 43.3% 42.7%
69.0%
22.1%
31.4% 55.6%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2 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
依照世贸组织的界定,中俄贸易包括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三种方式,其中一般贸易为当前最主要形式。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518.2亿美元,增长50.7%,占同期中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5.4%;其中,中国对俄出口257亿美元,增长39.6%;自俄进口261.2亿美元,增长63.7%。而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为102.4亿美元,增长25.3%,占12.9%。此外,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93.6亿美元,增长23.5%,占11.8%。
2.3 私营企业进出口居首位
2011年,我国私营企业对俄进出口309.9亿美元,增长33.2%,占同期中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39.1%;其中,出口206.9亿美元,增长31.8%,进口103亿美元,增长36.3%。国有企业对俄进出口277.1亿美元,增长56.5%,占35%;其中,
5
出口48亿美元,增长33.9%;进口229.1亿美元,增长62.2%。此外,外资企业对俄进出口167.9亿美元,增长43.7%;其中,出口117.7亿美元,增长30.3%,进口50.2亿美元,增长89.1%[3]。
2.4 贸易结构有所改善
2.4.1 商品贸易结构
表2 2011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主要产品
海关分类
商品类别
2011年
上年同期
同比
占总额比例(%) 44.6 10.4 8.5 6.4 5.8 4.9 4.6 14.8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
第16类 第11类 第15类 第12类 第20类 第7类 第17类
机电产品 纺织品及原材料 贱金属及制品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
20256 4708 3859 2929
17055 4035 3214 2886 2283 1563 1274 5476
35.0 18.3 26.6 1.5 13.8 29.9 39.7 18.6
家具、玩具、杂项制品 2647
塑料、橡胶 运输设备 其他
2229 2112 6728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如表2所示,中国出口至俄罗斯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2011年合计进口292.4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3%。除上述产品外,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家具玩具制品等也为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均超过5%。俄罗斯自中国的进口增幅远低于其6
对中国的出口增幅,且低于其进口平均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这表明俄在加大对中国出口的同时减少了自中国进口的产品数量。 表3 201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主要产品 海关分类
商品类别
2011年
上年同期
同比(%) 19.1 32.9 12.2 31.5 21.7 36.2 21.4 29.8 16.7 -57.2
占总额比例
(%) 100 57.1 11.6 8.8 4.7 4.7 3.8 1.3 0.3 7.7
(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
类 第5类 第9类 第6类 第16类 第1类 第7类 第10类 第15类
总值 矿产品 木及制品 化工产品 机电产品 活动物、动物产品 塑料、橡胶 纤维素浆、纸张 贱金属及制品
其他
23118 13203 2676 2032 1093 1083 880 876 791 484
19265 11003 2230 1694 911 903 734 730 659 761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如表3所示,2011年,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83.9%,出口额分别为177.0亿美元、25.9亿美元和22.7亿美元,分别增长60.8%、15.9%和34.2%。由于矿产品占俄对中国出口的近七成,且出口保持高增长,因此,俄对中国出口增
7
幅在其主要出口市场中的仍居前列,且对中国出口增幅约为其出口平均增幅的五倍。
2.4.2 投资结构
长期以来,中俄在投资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型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对双边贸易的带动作用不大。近年来,这一状况得到较大改变。2011年,中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3亿美元,同比下降49.0%,累计投资276.2亿美元,占俄累计吸引外资总额比重为8.0%。中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等领域。2011年,中国实际使用俄直接投资3102万美元,同比下降11.3%。俄罗斯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建筑业和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8.5%、15.9%、6.1%和5.9%,与全部外资行业结构相比,制造业的比重大致相当,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的比重要高的多[4]。 2.4.3 劳务和工程承包
2011年中俄双方签署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完成营业额14.0亿美元,期末在外人数20760人。对俄劳务合作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多数集中在农业种植、养殖业、建筑、森林采伐、商业服务、医疗和提供技术工人等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尤其是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建筑等对于开发俄罗斯资源、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劳动力就业机会等具有明显效果。 2.4.4 技术贸易
中俄科技合作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机械、电子、化工、海洋、核物理、能源、
8
新材料、航空、航天、冶金、地质、农业、水利、信息技术、天文、地震、生物技术、医药、生态、仪器制造、矿业、轻工等50多个领域。2010年我国自俄引进技术项目31个,共计17.5亿美元。2011年我国自俄引进民用技术33项,合同金额17.6亿美元,我国向俄罗斯主要出口石油装备技术。
3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中俄两国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合作领域的日益全面和深化,两国在贸易结构、贸易秩序、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相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这些问题日益凸显。
3.1 中俄贸易结构失衡
3.1.1 商品贸易结构失衡
中俄两国商品贸易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大多是初级的资源开发产品,而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大多是低档的轻工产品和农畜产品。两国虽然在这些方面仍然是互有需求,但并没有反映出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全方位市场潜力。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越来越偏重于原料,石油、木材、石油产品、鱼类和海产品、钾肥和铁矿石等六类商品占俄罗斯出口额的66.7%,而这些商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场行情,一旦国际市场价格降低,双边贸易额就会受到消极影响[5]。可见,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很大,这给双边贸易的稳定增长带来了隐患。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轻纺产品(服装、鞋、纱线等)、电子产品、农产品和金属及其制品等。近年来,中俄机电产品贸易额增长较为快速,但仍不足以扭转两国间贸易结构低级化的现状,两国贸易仍
9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