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世亲菩萨 造 玄奘法师 译
第一讲
大乘百法明门论
学习本论的目的与方法 知万法之要 明无我之理 了解佛法的心理分析 思考,观察,体验
大乘百法明门论
唯识三性 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大乘百法明门论
遍计所执性 有情的虚妄世界(实无) 能遍计 所遍计 遍计所执
大乘百法明门论
依他起性 缘起的现象世界 (假有) 四缘:因缘,所缘缘,等无 间缘,增上缘
大乘百法明门论
圆成实性 世界的本质,真相(实有) 清净圆成实 自性圆成实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菩萨
世亲(约公元 世亲(约公元380—480) )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 的集大乘者.初习小乘说一切 有部教义,遍通小乘十八部教 义,后随兄无著转入大乘瑜伽 行派,共扬唯识论于世. 世亲所著甚多,与龙树并 与龙树并 千部论主" 称"千部论主".主要有: 《阿毗达磨俱舍论》, 《大乘 成业论》,《三自性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 五蕴论》,《佛性论》,《十 地经论》等.另外,对大乘诸 经典《华严经》,《涅盘经》 等进行解释,并广释无著的论 著,如《摄大乘论释》等.
大乘百法明门论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 年 玄奘 著名高僧,法相唯识宗 法相唯识宗创始 法相唯识宗 人,他西行5万里,在 印度 那烂陀寺历时5年,前后听 那烂陀寺 戒贤论师讲《瑜伽师地论》, 戒贤论师 《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 论》,《对法论》,《集量 论》,《中论》,《百论》 以及因明,声明等学. 玄奘法师回国后翌年, 即贞观二十年(646年)即开始 组织翻经译场,先后译出佛 典75部,1335卷.他还口述 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 记》.玄奘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
原始佛教——指释尊在世时代至佛灭 后100年左右之佛教. 部派佛教——佛灭后100年至佛灭后 400年 大乘佛教三系: 性空唯名系——中观 虚妄唯识系——唯识 真常唯心系——如来藏
大乘百法明门论
百法——宇宙万有 宇宙万有——有 百法 宇宙万有 有 为法与无为法——有漏法 为法与无为法 有漏法 与无漏法——世间法与出 与无漏法 世间法与出 世间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
明——无漏智慧 门——开通而无壅滞 论——宗经论与释经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本:《瑜伽师地论》 十支:《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五蕴论》,《显扬圣教 论》,《摄大乘论》,《阿毗 达磨杂集论》,《辩中边论》, 《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 论》,《大乘庄严论》,《分 别瑜伽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 一者,心法. 二者,心所有法. 三者,色法.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 五者,无为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切最胜故(心法) 与此相应故(心所有法) 二所现影故(色法) 三位差别故(心不相应行法) 四所显示故(无为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蕴与百法图五 蕴
色 蕴
受 蕴
想 蕴
行 蕴
识 蕴
无 为 法 (圆成实性) 圆成实性)⑥
色 法11
受 1
想 1
除受想余 心所 49
不相应 行法 24
心 王 8
九十四法 (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
百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
思考与讨论 佛教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
大乘百法明门论
回
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予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大乘百法明门论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