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整理
食品分析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由整批待检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少量样品。
2.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抽取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
4.感官检验: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5.水分活度:食品所显示的水蒸气压P与在同一湿度下最大水蒸气压Po之比。
6.灰分: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
7.总酸度(滴定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包括已离解的酸浓度和未离解的酸浓度。
8.有效酸度:样品中呈离子状态的氢离子的浓度(严格地讲是活度),用pH计进行测定,用pH值表示。
9.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 、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填空
1.采样的一般方法:样品的采集有 随机抽样 和 代表性取样 两种方法。
2.感官检验的类型:分析型感官检验 、偏爱型感官检验 。
3.测定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方法:密度瓶法 、密度计法 、密度天平法 。
4.水分测定的方法:常压干燥法 、真空干燥法 、蒸馏法 、卡尔-费休法 。
5.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水分活度测定仪法 、溶剂萃取法 、扩散法 。
6.加速灰化的方法: 改变操作方法 、 加强氧化剂 、 加惰性物质 。
7.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方法:电位滴定法 、比色法 。
8.还原糖的测定方法:直接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蓝-爱农法 。
9.色谱柱内径不同分为 填充柱色谱 和 毛细管柱色谱。
10.气象色谱仪的组成: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记录系统 。
11.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高压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
12.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和 浓度直读法 。
三、简答
1.银量法终点检测-指示剂法有几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三种 ①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的氯化物或溴化物。当Cl-与Br-共存时,则测得的是它们的总量。由于AgI沉淀及AgCNS沉淀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会使终点过早地出现或重点变色不明显,造成的误差较大,故此法不以测定I-及CNS-;凡能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如PO4(3-)、AsO4(3-)、S2-、CO3(2-)、C2O4(2-)、F-、IO3-等)、凡能与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Ba(2+)、Pb(2+)、Hg(2+)等),以及能与Ag+形成配合物的物质(如EDTA、KCN、NH3、S2O4(2-)等),都会对测定产生干扰。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的金属离子也不能存在; 此法适用于AgNO3滴定Cl-,而不适合用NaCl滴定Ag+。因为滴定前,溶液加入指示剂K2CrO4时,就会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滴定过程中要使它转化为AgCl白色沉淀的效率很慢,所以如果要用此法滴定Ag+,可先加过量的NaCl标准溶液,然后反滴定过量的Cl-,但误差较大。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食品分析复习题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