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国债规模及投向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繁星点点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国国债规模及投向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国债规模及投向的现状及对策 2009-02-03 21:18:39


1998年以来,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但是同时,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国债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存在一定的潜在财政风险。2003年下半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明显转好,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迹象。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延续,国债政策何去何从,理论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有人认为,经济形势开始转热,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而退,国债规模应该消减;也有人认为经济形势并未过热,仍然偏冷,应继续坚持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笔者认为,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政策和国债政策必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在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注意防范潜在财政风险,适度控制国债规模,适时调整国债投向。
一、我国国债规模的考察

  国债规模管理是国债管理的首要内容,适度的国债规模既是优化国债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防范财政风险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的国债规模,既要受认购者负担能力的制约,又要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影响。因此,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包括应债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两大类,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

(一)我国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

  国债发行规模首先受到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制约。国债的应债来源,从国民经济层面看,主要是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微观应债主体看,就是社会居民储蓄存款。反映一个国家应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国债负担率、国家借债率和居民应债率。

  1.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由国债余额与gdp的比率来衡量,是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和国债规模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国际上一般以欧洲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作为该指标的警戒水平。我国国债负担率并不高,1990到1997年仅在4.8%-7.4%之间,即使1998年以后,也只有10%-1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国际警戒线。以此而言,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仍有较大空间。但是需要指出,我国国债负担率的增长速度过快,仅1991到2001十年间,就从4.79%增长到
16.05%,增长了2倍多,而同期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的增幅都在1倍以内。再者,必须考虑到我国达到当前的国债规模仅用了短短20多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规模则是由上百年累积而成。

  2.国家借债率。国家借债率由当年国债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借债率仅5%左右,与美、日等发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我国国债规模及投向的现状及对策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我国国债规模及投向的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60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