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授之温存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高三模拟试卷

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

试时间为15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备受儒家推崇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诚实、守信

的简称,诚信是指为人处事态度诚恳、真实无欺,讲信用、守诺言;诚是信的内心态度,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儒家对诚信有较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等具有深远影响。“信”与“诚”最早见于《尚书》,但在当时并不都具有道德意义。孔子既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首位系统阐述“信”德的思想家。在孔子看来,信首先是讲信用、守承诺,所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孟子虽然也讲“信”,但重在论“诚”,他将信与诚、善相结合,认为通过“诚身”能达到“至诚”,最终取信于人、取悦于亲;认为信具有善德,所谓“善人也,信人也”。荀子则集孔孟诚信思想之大成,首次将诚与信连用,并赋予“诚信”以真正的道德意义,使儒家诚信思想日趋完善和成熟。

孔子特别强调诚信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认为诚信是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所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他看来,信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而且是人生路上的“通行证”。)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孟子认为诚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且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原则。他特别提出“思诚”命题,认为思诚的目的在于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在于取信于他人。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发展了孔孟的诚信理论,认为诚信是对每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并将是否诚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根本标准。

孔子主张要把信放在首位,认为信是维系人际交往的道德底线,人只有先取信于人

才能与人合作交往,只有不失信于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所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还主张诚信是君子进德修业的基本要务,认为“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孟子进一步提出诚信是人们交朋处友的基本准则,认为交友不要计较亲属势位,而要唯德以求。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人际关系“五伦”说,将“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一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荀子则认为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应以诚信为本,并主张诚信不仅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所有人际交往都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

“对于国家来说,诚信尤其重要,它是国家、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和保证。” [孔子

着重论述了诚信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诚信是治国、立民之本,一个国家和政府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无信,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而社会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贵州省思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76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