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对当前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和推行节能减排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概述,对节能减排工作中融资难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政策性金融作为国家政策性工具,可以有效补充当前市场的不足,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金融支持,最后对政策性金融如何以创新金融手段有效支持节能减排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
3.扩大利用外资提供节能减排转贷款
为吸引和促进中国参与到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当中去,近年来一些国外金融机构向中国提供了节能减排领域的贷款支持,如世界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已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了节能减排合作,目前向中国企业提供了世界银行节能贷款、中德财政合作能效及可再生能源贷款、欧洲投资银行应对气候变化框架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多个节能减排转贷款业务品种,它由国际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资金,由进出口银行转贷,具有利率低、费用低、期限长的特点,同时进出口银行还可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对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未来国际金融机构将可能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天然联系优势,加大吸引国外低成本资金的力度,为中国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充裕的信贷资金。
4. 提供节能减排官方发展援助
为促进中国节能减排产品和标准走向国际市场,应积极利用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把中国研发生产的节能减排产品纳入对外援助范围,向这些国家提供优惠贷款(人民币贷款)、优惠买方信贷(美元贷款)以鼓励采购中国的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推动中国节能减排市场的发展。
(二)创新业务领域,提供有效的间接融资支持
1.提供节能减排贷款融资担保
当前国内节能减排融资中存在的“死三角”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商业银行认为贷款的有效担保不足。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中兴业银行在提供节能减排贷款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支持了一些中小企业项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2006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MF)就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签署了《损失分担协议》,借助国际援助性金融机构的力量来分担贷款损失。因此,如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国家信用背景介入为贷款担保,即可有效化解当前节能减排融资担保不足的难题。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说,这类服务是利用其国家信用来开展的金融业务,不需要直接动用资金,可以充分体现政策性金融“以小博大”的资金杠杆作用和资金导向作用,吸引规模庞大的商业贷款大量进入这一领域,更好满足广大企业需求,自身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领域。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政策性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初探(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