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设想百米赛跑中,甲、乙、丙、丁四个运动员从一开始就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按时起跑,乙在0.5s后才开始起跑,丙抢跑的距离为1m,丁则从终点100m处往回跑,试说明图1-3-12中的A、B、C、D四条图线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运动员的图像
12、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情况如图1-3-13所示,则在20s的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关系是( ) A. VA=VB=VC B.VA>VB=VC C.VA>VC>VB D.VA=VB<VC
13、如图1-3-15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图像,则(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一定会相遇 C.t1时刻甲、乙相遇 D.t2时刻甲、乙相遇
14、如图1-3-16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15、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1-3-23所示。 (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 )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 了解计时器结构
2、 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注意事项: (1) 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 纸带从复写纸下穿过;因为振针震动在复写纸上打点印在纸带上 ② 将计时器接入50Hz交流电,从交流4V开始。观察振针震动情况,若振片振幅较小,再升高电
压至6V;因为电压过低会造成打不出点或点迹颜色过淡 ③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打完一条纸带后要将复写纸转一角度再打另一个纸带,否则打出点迹会较
淡,或将纸盘打漏
(2) 电火花计时器
① 电火花计时器,应将墨粉纸盒套在纸盘轴上,两条纸带要对齐穿过限位孔,墨粉纸盘夹在中间,
使用220V交流电源
(两条纸带目的: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墨粉纸盘可以更好地转动,均匀地被利用) ② 可用一个纸带,也可用两个,如用一条纸带打完一条纸带后要转动墨粉纸盘在打下一条纸带,
否则点迹较淡;如用两条纸带,墨粉纸盘可随纸带一起转动,墨粉纸盘均匀被蒸发到纸带上,点迹清晰 ③ 两种计时器使用完都应该立即关闭电源;开启时都要待1s~2s再拖纸带。目的是待电压稳定。
(1) 实验步骤(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 ②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分别与电源接线柱相连 ③ 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了许多点 ④ 取下纸带,关闭电源,能够看得清的某个点数起,数一数纸带上共有多少点,如果共有N个点,
那么点之间的间隔数为(N-1)个,纸带运动时间△t=0.02(N-1)s ⑤ 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从开始计数的一点到最后一点间距离为△x
⑥ 利用公式
x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t
⑦ 在纸带上取连续的6个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判断纸带的这段运动是匀速运动还
是变速运动
判断依据是:若连续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反之,则做变速运动
(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
片的高度或调低电压,使之增大一点 ②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③ 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 实验数据处理
① 根据纸带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a. 在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
运动的速度小,反之则速度大
b. 根据v
x
,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t
② 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即vE DG或vE DF
说明: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瞬时速度。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1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