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道教教理教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梦里开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道教在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道陵创教之初,奉老子为祖师,称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圣经,以老子所说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为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道教教理教义

道教在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道陵创教之初,奉老子为祖师,称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圣经,以老子所说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为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道〕
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有了〔道〕方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阳阳、四时、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唐吴筠《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中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老子想尔注》进一步把〔道〕的化身的老子衍化为神明,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方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身〕。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道〕又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言主。《太平经》云:〔道乃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得〔道〕之人,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道经中云:〔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
〕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长生〕。相信能通过修炼而得〔道〕与道合而为一,永存天地。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道教教理教义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道教教理教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044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