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计算机辅助工程 讲稿
(1)设计对象模型
二维骨架模型——特点是以中线或轴线表达设计对象,适宜带状区域三维模型 ——特点是以边界曲线来描述设计面,适宜带状区域及面状区域,
但建模较为困难
(2)地表面模型
三角网模型——特点是联网、内插、计算时均考虑地形特征,精度较高 格网模型 ——特点是地形特征线不好处理,适用性不广,
要求有规则的实测网格数据或有航测图片
6-2 数字地表面模型
数字地面摸型的概念
数字地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场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统计表示,或者说,DTM就是地形表面简单的数学表示。
DTM更通用的定义是描述地球表面形态多种信息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Vi i=l,2, ,n其向量Vi=(Vi1,Vim i2, ,Vim)的分量为地形、资源、环境、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多种信息的定量或定性描述。
DTM是一个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内核,如果只考虑DTM的地形分量,我们称其为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或DHM(Digital Height Model)。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表示区域D上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用函数的形式描述为:
Vi=(Xi,Yi,Zi)
其中,Xi,Yi是平面坐标,Zi为Xi,Yi对应的高程,i=1,2, ,n。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DTM和DEM经常不作区分地使用。
在地图数字化产品中,数字地面模型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如剖面图的自动生成、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等。DTM作为一个地理空间数据库,描述了地形表面的空间位置特征和形态特征,成为建立不同层次的地理信息系统(GlS)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数字地面模型的发展过程
DTM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ller为了高速公路的自动设计于1956年提出来的。此后,对它的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50年代末是其概念形成时期;60一70年代对DTM内插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Schut提出的移动曲面拟合法,Arthur和Hardy提出的多面函数内插法,Kraus和Mikhail提出的最小二乘内插法及Ebner等提出的有限元内插法。70年代中、后期对采样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代表为Makarovic提出的渐近采样(Progressive Sampling)、混合采样(Composite Sampling)。80年代以来,对DTM研究已经涉及到DTM系统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用DTM表示地形的精度、地形分类数据采集、DTM的粗差探测、质量控制、DTM数据压缩、DTM应用以及不规则三角网DTM的建立与应用等等。
一、数模的有关概念、插值方法及表现形式
1.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分四类:地形单点、边界线、构造线和断裂线
地形点为两类:散点和串状地性线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第六章 数字几何模型1(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