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7.2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21:03: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of MiddleSchool Mathematics) 课程代码 139121402 适用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开设学期 5 学 分 数 2

一、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以一般教学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等方面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结合我国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综合研究数学教育基本理念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该课程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生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熟悉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准确掌握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明确其对数学教学的指导意义。掌握新课改以来两个课标的基本内容、特点、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观。

(2)了解教材的编制原理和使用原则,获得全面分析中学数学教材特点的技能, 能够剖析教材内容体系中的重点、难点,达到能用、会用中学数学教材的目标,提高分析、处理和使用教材的能力,主要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能力。

(3)树立课程资源的意识,有能力实施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有能力驾驭数学教材,并能合理地开发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数学教材。培养职前教师数学教学的信念,形成热爱数学教学的情感态度。

(二)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

6

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

(三) 大纲内容选编原则

(1)本大纲所列各部分与高等师范学校对职前教师培养的基本要求相符,同时依托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进行选择。

(2)贯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内容宽、新、实相结合,力求理论观点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较系统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主要理论,突出反映现代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并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与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

(3)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要重点讲解,结合实践进行练习。难点要逐步引入,分散讲解。

(四)实践环节

实践内容:教材内容分析与解读

实践形式:实践环节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微课或说课的形式,从初、高中数学教材(苏教版或人教版)中选取一个内容,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与解读。(2)对教学实录进行观摩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讨论。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 学 学 章节 时 环 讲 授 序号 节 教学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绪言 课程简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比与解析 初中数学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以苏科版、人教版为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分析 中学数学教材评价研究 总 计 4 6 6 3 4 5 28 讨 论 见习 实 验 其 它 小计 / 2 3 / 1 2 8 / / / / / / 4 8 9 3 5 6 36 / / / / 4 / 2 / /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与学期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1成绩×25%+作业2成绩×25% +作业3成绩×25%+课堂表现成绩×25%;期末试卷成绩占60%。 2. 期末考试成绩与学期考核成绩:试卷成绩占学期考核成绩60%。

3. 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型与分值:(填空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30分,综合应用题30分)

6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9册(2004年版与2012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3册,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5册、选修5册.

(2)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曹一鸣.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研究的课程性质,地位以及开设的目的。熟悉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与习方法,掌握本课程的主要性质与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性质

一、△课程纲要的内涵、结构和基本功能 二、数学课程改革概况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材研究综述

一、中学数学教材概况 二、中学数学教材研究的历史 三、△○中学数学教材的争论 四、近二十年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参考书

第二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比与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之处。

2.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结构和基本功能,明确其对数学教学的指导意义。 3.掌握新课改以来两个课标的基本内容、特点、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观。 4.对比核心概念的变化并明确其内涵,熟悉并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结合实际感受课标实施建议对数学教学的活动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数学教学大纲》到《数学课程标准》综述

6

一、数学教学大纲概况 二、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第二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 二、△数学课程目标 二、设计思路

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解析 从双基到四基

一、“双基”的内涵

二、△○从“双基”到“四基”

第三节 课程内容与核心概念解读

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编排 二、核心概念解读

第四节 课程实施建议解析

一、中学数学校本课程的价值 二、△中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中学数学校本课程实施建议

第三章 初中数学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中学数学教材的学科体系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编写逻辑以及相互关系。掌握数学教材的编审和使用原则。

2.了解数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数学教材的草创,近代数学教材的创生,现代数学教材的变迁,当代数学教材的改革。

3.掌握数学教材的使用方法,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概念教学设计、命题教学设计、解题应用等的教学设计。

4.掌握苏科版数学教材编排的内容,熟悉课标修订后苏科版数学教材的变化,明确课程标准对教材的指导意义。对比苏科版与人教版教材之间的异同,体会一标多本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5.经历和体验数学教学的基本活动,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领悟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树立数学教学的基本信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结构研究

一、△初中数学教材编排逻辑的含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的心理逻辑与教材编排的关系 三、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的逻辑和技巧

6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一、△中学数学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 二、国内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的方法 三、苏科版数学教材变化的主要内容与原因

四、△○苏科版数学教材与人教版数学教材之异同比较

第三节 国外中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一、国内与国外数学教材比较 二、△全球范围比较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2017年版)准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并分析其特点。

2.掌握普通高中必修、选修系列的基本内容与具体要求。会用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解析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目标与结构 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三、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目标。

第二节 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 一、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的方法与解读策略 二、美国解读数学课程标准的案例

三、△美国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对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书内容结构与教学特点。

2.分析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探讨内容编写的风格。

3.掌握中学数学常见课型的教学设计过程;养成积极主动应用数学教学理论解决数学教学实践问题的意识、习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高中数学必修系列教科书分析

一、△结构分析

6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7.2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rur7f47q0fvqu4yw276b8ve00zl600v1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