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巩固练习 基础知识识记
1.给加红字注音。 琐屑( ) 簌簌( ) 迂( )腐 奔丧( ) .... 晌( )午 胯( )骨 揩( )汗 尴尬( )( ) .....
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碎小) 不能自已(停止,控制) .. B.颓唐(坍塌) 情郁于中(内心) ..
C.球瘾(特别深的嗜好) 凹凼(小水坑) .. D.垂涎(口水)三尺 微不足(值得)道 ..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 (3)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 (4)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来临。
4.选词填空。 (1)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________(抬 托 举)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________(驮 抬 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2)他的脚板________(长大 宽大 阔大),________(露出 开着 裂着)许多干沟,沟里________(嵌着 嵌入 塞着)沙子和泥土。
(3)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被早晨的阳光照着,________(亮亮的 红红的),红得很耀眼。 (4)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________(蹿 飞)上了高空。
5.文学常识填空。
朱自清(1898—1948),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我们曾学过他的著名写景抒情散文《________》。
运用能力提升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班级文娱活动是会得到老师的支持的。 B.李敏把书籍、字典、练习本都装进了书包。
C.暴雨来临之前,我的窗外走着许多步行回家的匆匆的人。 D.列车一声长鸣,打破了黑暗和寂静的环境。
7.下列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令人_______。 (2)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
(3)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
A.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啼笑皆非 B.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忍俊不禁
2020-2021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C.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啼笑皆非 D.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忍俊不禁
8.下面各句括号里指出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的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比喻) B.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拟人)
C.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夸张)
D.它们紫里透黄,黄中带绿,清秀潇洒,亭亭玉立……那是什么呢?是名贵的紫竹。(反问)
9.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亚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B.“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C.《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
D.鲁迅、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叶圣陶、艾青、臧克家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橘送别
11.文中用哪些词语具体地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选出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抱了橘子 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 B.蹒跚地走 慢慢探身 穿过铁道 C.用两手攀 两脚缩 身子微倾 D.蹒跚 探身 爬上
12.“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表现作者的心理活动是( )
2020-2021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A.怕别人看见笑话自己;感激父亲亲自为我买橘子。
B.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了;怕父亲劳累摔倒,体贴,心疼父亲。 C.怕被人说不孝敬父亲;怕橘子散落地上。
D.怕父亲担心自己身体不舒服;感谢父亲,内心很过意不去。
1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对表达父亲内心活动及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
B.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地体贴、关心的深挚的爱。 C.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里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行李丢失,表现父亲很小气。 D.父亲嘱咐儿子来信,怕儿子不孝敬老人。
14.“我看见他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外貌 心理 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 D.语言 心理
15.上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做父亲 丰子恺 (1)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4)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
①
“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7)“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
2020-2021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9)“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13)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17)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有删改) 【注释】①咫尺天涯:指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就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16.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段落 语 句 孩子的心情 ① ② 不舍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第(2)段 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第(4)段 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第(8)段 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 17.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6)段作答。
18.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19.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
我赞同第________种看法,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2016?上海中考)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