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跳行跳字,可不是粗心大意那么简单
很多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马虎、不专心,读书跳字、漏字跳行是现在家长比较烦恼,孩子恐惧学习的一大难题。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常常出现我们家长所谓的“马虎现象”“粗心大意”其实并不是正常现象,而是孩子学习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是孩子的视觉空间感发展不足,因为孩子大多接触视觉近距离的物品,如看电视、玩电脑、看书等,时间长了会造成孩子的视觉广度和视觉敏感度、视觉分辨能力下降,自然会常常出现看书跳字、漏字、跳行。并不是孩子故意马虎、看错题的,而是孩子的视觉学习能力达不到要求。
二是孩子从小到大,动眼动手的机会被大大地剥夺,比如手工制作的机会,扑捉小昆虫的机会,甚至做家务活的机会都被剥夺了,这样长大的孩子手眼的协调统合能力就会发展不足,上学就会出现眼睛看到的和嘴里读出来的或用笔写下来的不一致,学习中常常出现不该出的错误,比如看错题、看跳行,看丢条件等现象;
第三个原因就是孩子感统失调前庭平衡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因为前庭平衡功能之一就是主管我们人眼球追随目标的移动的能力,这方面感统失调的孩子大多数都会出现看书跳字、漏字、跳行等学习问题。
什么是视觉空间感?
视觉空间感是人类学习活动中依赖最多的感官功能,它包含一般的视力、视觉聚焦、视觉追踪、颜色辨别能力、轮廓掌握能力、视野扩展能力、平面与立体的转换能力、图像创造能力、层次辨别能力、视觉预测能力、视觉记忆能力等。
视觉空间感发展成熟的话,人们可以准确地掌握自身和外界各种食物的外形轮廓、尺寸比例、相对位置和距离,以及彼此间外观上细小的差异。同时,也可以在脑海里随着意念产生清楚的人事物或场景图像;可以从不完整的外观上推测出各种人事物的完整形貌;移动中,对于所经过环境的各种人事物的固定位置和距离,仍然可以准确地感知和掌握。
如果视觉空间感发展不足,孩子在两岁以后就会开始出现常常摔跤、不小心碰倒桌上的物品或踢到应该闪避的东西,3岁左右就会出现视觉聚焦困难的现象,不喜欢看绘本,涂鸦时老是出格,无法描直线;4岁左右就会有明显的跳行漏字表现,经常写反字(例如:p写成q);到五六岁时,除了前面所提的所有空间感不足的行为表现之外,孩子还会时常碰撞到别人或桌椅;玩游戏时,常常无法接住或躲过正面迎来的抛接物;无法模仿老师正确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视觉空间感与前庭的关系
视觉空间感的成熟建立在前庭觉系统的充分发展,和眼肌运动能力充分锻炼的基础上。因为它不是单纯的视力问题,所以,如果发展不足,未经过专业感统测评,是不容易被家长发现的。
造成视觉空间感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促进前庭觉发展的相关训练不足,例如:婴儿期摇抱和爬行锻炼太少;会行走之后直到上小学前,基本的跑、跳、滚、爬等大肢体运动不足,精细动作的动作技巧训练也不足;看电视或玩手机、平板电脑的时间过长;活动空间太小。也就是说孩子主动使用身体进行多元活动的时间太少。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家长应该从小都注重给孩子培养,而不应该对孩子包办宠溺过多,让孩子主动使用自己的身体,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活动,视觉空间感发展良好,促进孩子前庭觉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视觉空间感不良的情况,一定要带孩子参加专业的定制式感统教学,避免影响以后的学习能力。
存在阅读障碍的孩子往往还容易表现出以下这些感统失调情况: 1.逃避书写,书写困难,书写不工整,容易书写出错; 2.抄写时间长,总是需要看一笔写一笔; 3.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多动,听课效率低; 4.运动能力差,平衡感不好;
5.手部精细动作差,如握笔姿势不良,扣扣子用筷子动作笨拙等; 6.自信心不足,没有耐心,容易放弃; 7.头脑很聪明,可成绩却不太理想。
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马虎”,往往是说教打骂都无济于事,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苦恼的情绪、不自信甚至出现厌学的结果。针对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从根本原因入手,参加科学的感统训练帮助孩子战胜马虎、粗心的困难,而且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