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升师资团队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建设一支良好、合理、结构稳定的优秀教师队伍。要着眼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自身具体情况,着力培养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名师,突破一院一系办专业的封闭狭隘局限,聚合校内外优质人力资源,引进交通行业优秀人才,完善师资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师资团队的专业性、层次性、互补性。首先,着力培育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名师。在全面调查思政专业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基础上,围绕其教学特长,有针对性地挖掘其教学潜力。基于师德师风、知识素养、教学能力三个指标,挑选多名一线思政专业课教师,围绕提升交通知识素养制定培育方案,力争孵化出具备影响力的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名师。其次,引进交通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引入、交流、共享的方式,从其他学院、学校的交通运输相关专业,以及交通领域的政府机关、大型国企中聘请兼职客座教授,以交通特色和学以致用为导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定期不定期开办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示范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未来在交通领域工作的能力。最后,完善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师资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相应团队管理制度,设定教学激励机制,搭建交通专业、交通行业与思政专业师资互动的平台,并建立起通畅的教学管理反馈渠道。在管理层面引导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中不同类型师资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构建专业化程度高、教学能力突出的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展望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思政专业需要充分依托学校、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思政专业和学校其他优势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和交叉融合,不断推动模式创新,加强协调融合和对学生的一体化培养,优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行业+思政”专业。
1.协同融合一体化培育。“行业+思政”专业方向的发展与优化需要建立协同融合的一体化培育体系。首先,应充分发挥高校、政府、企业的合力作用。要分批、分层次与具有行业属性的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协调协助机制,推动双方理论和实践的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要建立校地、校企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行业+思政”的师资库,充分调动和拓展校友资源在协助实习、争取项目、设置奖助学金以及育人素材、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资源支持,推进思政领域产学研的共建共享,实现学校学科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满足的双赢。其次,在学校内部,应充分发挥学校、学院、专业教师、学工教师合力作用,构建“校—院—师”一体化培育合力。要发挥全校之力、全院之力办专业的巨大优势,突破一院一系办专业的封闭狭隘局限,确保人才培养具有秉承学校传统、行业意识强等显著特色,注重培养方案建设,完善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师资团队建设,逐步形成学校、学院、思政课教师、学工组、班级等多层面的合作协同团队,构建起“行业+思政”专业方向的协同融合一体化培育体系。
2.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行业+思政”专业方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行业+思政”专业方向本硕博贯通全程培养的体系,首先,需要健全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多次选拔、连续分流的方法保证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生源质量;通过考试成绩与科研素质相结合的多元选拔方式拓宽“行业+思政”拔尖人才的选育渠道;通过学制贯通、学分互认、导师全程培养等方式激励学生,从而有效解决过去思政教育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机制欠缺问题。其次,要完善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教务部门、研究生院、学院相关机构协同共建,通过完善“行业+思政”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以解决过去思政教育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欠缺课程协同、机构协同的问题。最后,要优化“行业+思政”拔尖人才培养方式,打造凸显行业优势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生的认知实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环节中融入行业特色,通过全方位的学业支持体系、具有行业特色的示范“金课”、导师精细培养、实践团队带领、校外导师指导等多种培养方式提早培育拔尖人才,解决原有思政教育培育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开启了新文科建设的步伐,思政专业以“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特色导向”推动改革创新,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发展新格局,是思政专业担当新文科建设伟大任务的必然路径。面向未来,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开办思政专业的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托学校特色与优势,培养出更多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新时代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申请书新文科战略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探析(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