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优选推荐十九篇)(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3-11-03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幻灯17到22。)

幻灯17:时光飞逝,转眼间,去年5月12日那令人心碎的汶川地震已成记忆……上天无情,人间有情,在“情系汶川”的捐款活动中,我班八个组的捐款金额统计图如下。请求出中位数和众数。

幻灯18:看图讲故事。

2、反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比赛结果,哪组是第一名?奖你们小组金牌一枚。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

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又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种统计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确定合适的统计量。

六、作业:P124的1、2、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个数: 唯一 唯一 不唯一或没有

求法:总数÷份数 先排序后求数 次数最多

篇7: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解释其实际意义。

2.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索创新的良好品质。

重点:会求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这两个统计量的意义。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的不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骗人的平均数

教学活动一:师[课件演示]考考你: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以及1个2分和1个10分。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问题:婷婷的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合理。

师:请想一想,为什么合理?

生:因为婷婷的成绩78分高于全班的平均分77分。

师:引导:在班上30名学生中,少于78分的有多少?

生:有两个,1个2分和1个10分。

⑴ 将学生成绩按从高到底的顺序排列,30名学生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是什么位置?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考试分数是多少分?假如要你要给他的考试分数(数据)命名,你会如何命名?并给它下定义?

⑵ 3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中,哪一个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假如要你给这个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命名,你又如何命名?并给它下定义?

生:情绪非常兴奋,思维非常活跃。按老师要求进行排序、探究、讨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师:巡视课堂,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之中,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并指导部分学生的学习。

师:通过将30名学生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序,处于中间位置的是什么位置? 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15、16。

师:位置在15、16的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多少?

生:都是80分。

师: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你如何命名?

生:可命名为:中位数。

师:怎样定义中位数?

生: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为什么要补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生:因为数据个数可能是偶数

师: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中,哪一个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你又如何给这个分数命名?

生:80分出现的次数最多,可命名为众数。

师:怎样定义众数?

生: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

2.理性解读──认识本质特征

教学活动三:(分小组活动)

师:请同学们在反思活动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课本中对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并将定义中的关键词找出来,指出定义的本质特征。解决下面问题[课件演示]:

⑴理解中位数概念:

①中位数的意义是什么?

②定义中为什么要分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和偶数?

③求中位数:首先应该做什么工作?然后做什么?特殊情况如何处理? ⑵解读众数概念:

①众数的意义是什么?

②求众数要注意观察什么?

生:细读、思考、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并与同组同学讨论交流。

师:抽查活动结果,并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代表汇报本组学习结果。

组1:我们对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是:

生1:①中位数的意义是: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后中间位置上的数值。

生2:补充:强调顺序、位置关系。

生3:任何一组数据的个数有奇数个和偶数个两种可能。

生4:求中位数,首先是将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然后确定数据个数的奇偶性;当数据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时,求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组2:众数概念的理解是:

生1:众数的意义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

生2:补充:众数只和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与位置无关。

三、巩固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运用新知──树立学习信心

练习[课件演示]: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⑴ 1 2 2 2 3

⑵ 5 3 2 3 2

⑶ 3 -2 5 9 -1 4

生:独立练习。

师:提问、讲评。

生:回答

师:观察上面的解题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篇8: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 教学难点: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三、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1.口算下列各题

128+92 34+48 800+750 396÷12 850÷4 57÷2

2.只列式不计算

(二)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么小就充满爱心,要为祖国献爱心,那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呢? 学生自主回答,说出自己的志愿,老师及时给与评价。

师: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你们的理想,一定要从小做起加倍努力呀!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刚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你应该关注什么?

生:关注公司的实力。

生:关注公司的工作环境。

生:我比较关注我的工资是多少?

师:是啊,工资的确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条件,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好朋友张明在求职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出示招聘启示,指名读出。

招聘启示

本商场由于扩大规模,现招聘工作人员若干,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意者请到经理处面谈。

多又惠超市

20xx年4月20日

师:从招聘启事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月平均工资有1000元。

师:是啊!张明认为月平均工资1000元,待遇不错,于是来到这家公司。一个月后他拿到了650元的工资,觉得十分不满,他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1000元,

于是找到了经理。经理拿出了该公司工作人员月工资表,并再三强调月平均工资没有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3.师:大家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员工的工资全都低于1000元。

师:月平均工资1000元有没有错?

生:我算了一下,9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错? 师:但大部分员工都没达到1000元,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因为经理的工资高,所以把平均值拉高了。

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由于平均数1000受到较大数据的影响,已经不能合理地反映这家公司工作人员工资一般水平了。

(三)、揭示问题,自主探究新知

1.中位数的定义

(1)引入中位数

师:再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并汇报。)

生1:我认为是750元,因为它在中间更能表示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生2:我认为是750元,因为它不高也不低,能代表一般水平。

……

(2)导出中位数的特点

师:通过讨论,大家都能达成共识,认为750元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观察750在这组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中间位置

(板书:中间)

师:再观察,这9个数据是怎么排列的?

生1:从大到小。老师用手势指示方向

生2:从小到大

(板书: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师: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叫做中位数。(板书:中位数)

(3)总结中位数的定义

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根据学生的说法,补充定义,完善中位数的定义。

全班齐读定义。

2. 中位数的即时练习

完成课本p88试一试

求出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 数的个数是奇数情况

10151825323448(中位数:25)

(2). 数的个数是偶数的情况。(在原题基础上加50)

1015182532344850

指出: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3. 众数的定义

师:过了一段时间,超市又聘请了两位新员工,请大家看看新的工资统计表。

特点?

生:发现有3个员工的工资是一样的,都是600元。

师:说明600出现的次数最多。

(板书:出现次数最多)

师:具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就叫众数。(板书:众数。)

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

根据学生的说法,补充定义,完善众数的定义。

全班齐读定义。

4. 探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小组交流

(1)平均数1000元和中位数650元,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更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2)可以用众数600元表示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吗?为什么?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申请书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优选推荐十九篇)(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优选推荐十九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fanwen/15360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