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运输层
问题7-1: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但TCP使用的IP协议却是无连接的。这两种协议都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问题7-2:从通信的起点和终点来比较,TCP和IP的不同点是什么? 问题7-3:端口(port)和插口(socket)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7-4:一个插口能否同时与远地的两个插口相连?
问题7-5:数据链路层的HDLC协议和运输层的TCP协议都使用滑动窗口技术。从这方面来进行比较,数据链路层协议和运输层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问题7-6:TCP协议能够实现可靠的端到端传输。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传输还有没有必要来保证可靠传输呢?
问题7-7:在TCP报文段的首部中只有端口号而没有IP地址。当TCP将其报文段交给IP层时,IP协议怎样知道目的IP地址呢?
问题7-8:在TCP传送数据时,有没有规定一个最大重传次数? 问题7-9:TCP都使用哪些计时器?
问题7-10:是否TCP和UDP都需要计算往返时延RTT?
问题7-11:假定TCP开始进行连接建立。当TCP发送第一个SYN报文段时,显然无法利用教材中7.4.5节所介绍的方法计算往返时延RTT。那么这时TCP又怎样设置重传计时器呢?
问题7-12:糊涂窗口综合症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是否只有在接收方才产生这种症状? 问题7-13:能否更详细些讨论一下糊涂窗口综合症及其解决方法?
问题7-14:为什么TCP在建立连接时不能每次都选择相同的、固定的初始序号? 问题7-15:能否利用TCP发送端和接收端交换报文段的图来说明慢开始的特点?
问题7-16:对于拥塞避免是否也能够用发送端和接收端交换的报文段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问题7-17:TCP连接很像一条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双向管道。当TCP在连续发送报文段时,若要管道得到充分的利用,则发送窗口的大小应怎样选择?
问题7-18:假定在一个互连网中,所有的链路的传输都不出现差错,所有的结点也都不会发生故障。试问在这种情况下,TCP的“可靠交付”的功能是否就是多余的?
问题7-19:进行TCP通信的一方收到了确认号为4001的报文段。这是否表示对方已经收到了4000个字节的数据,而期望接收编号为4001的数据字节?还是否表示对方已经收到了4001个字节的数据,而期望接收编号为4001的数据字节? 问题7-20:在7.4.7节的注释①中提到的“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的译名不太准确,那么有没有这个术语的标准译名呢??
第8章 应用层
问题8-1:我们经常说“两个计算机进行通信”。我们应当怎样理解这句话? 问题8-2:能否用你的PC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一个计算机同时和5个计算机进行通信? 问题8-3:因特网中计算机程序之间的通信和电信网中的电话通信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问题8-4: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名必须是惟一的吗?
问题8-5:在因特网中通过域名系统查找某个主机的IP地址,和在电话系统中通过114查号台查找某个单位的电话号码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问题8-6:一个单位的DNS服务器可以采用集中式的一个DNS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分布式的多个DNS服务器。哪一种方案更好些? 问题8-7:对同一个域名向DNS服务器发出好几次的DNS请求报文后,每一次得到IP地址都不一样。这可能吗?
6
问题8-8:当使用56 kb/s的调制解调器上网时,经常会发现数据下载的速率远远小于56 kb/s。这是什么原因?
问题8-9:ARP和DNS是否有些相似?它们有何区别? 问题8-10:“网关”和“路由器”是否为同义语? 问题8-11:我们常在文献上看到“远程登录”这样的名词。它的英文名字应当是remote log-in还是Telnet?
问题8-12:电话通信和电子邮件通信是使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方式吗? 问题8-13:在电子邮件中,“信封”、“内容”、“首部”、“主体”是个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8-14:能否更加细致地介绍一下base64编码? 问题8-15:能否归纳一下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
问题8-16:HTTP 1.1协议比起HTTP 1.0协议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问题8-17:抽象语法、传送语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数据类型、编码以及编码规则的区别又是什么?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问题9-1:请仔细说明本教材中置换密码的例子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密钥为CIPHER,而明文为attack begins at four,加密时明文中的空格去除)。
问题9-2:拒绝服务DOS (Denial Of Service)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 (Distributed DOS)这两种攻击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9-3:报文的保密性和报文的完整性有何不同?保密性和完整性能否只要其中的一个而不要另一个?
问题9-4:常规密钥体制与公开密钥体制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9-5:能否举一个实际的RSA加密和解密的例子?
问题9-6:要进一步理解RSA密码体制的原理,需要知道哪一些数论的基本知识? 问题9-7:怎样证明第9章中RSA密码体制的解码公式(9-8)? 问题9-8:RSA加密能否被认为是保证安全的?
问题9-9:报文摘要并不对传送的报文进行加密。这怎么能算是一种网络安全的措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永远将报文进行加密不是更好一些吗?
问题9-10:在防火墙技术中的分组过滤器工作在哪一个层次?
第10章 因特网的演进
问题10-1:本章叫做“因特网的演进”。这是否意味着前面几章讨论的因特网协议都不存在因特网演进的问题,而只有本章讨论的内容才属于“因特网的演进”的范围? 问题10-2:为什么说传统的因特网本身是非等时的?
问题10-3:IP协议是不保证服务质量的。可是因特网的成功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IP协议。那么IP协议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
问题10-4:端到端时延(end-to-end delay)和时延抖动(delay jitter)有什么区别?
问题10-5:能否简单归纳一下,为了适应多媒体信息的传输,目前对因特网应如何演进,都有哪三种主要观点?
问题10-6:在教材第10章的图10-2中的缓存(其作用是将非恒定速率的分组变为恒定速率的分组)是否就是在运输层中的接收缓存? 问题10-7:假定在教材第10章图10-14中对应于三种分组流的权重分别为0.5,0.25和0.25,并且所有的分组流都有大量分组在缓存中。试问这三种分组流被服务的顺序可能是怎样的(对于轮流服务的情况,被服务的顺序是1 2 3 1 2 3 1 2 3…)?
7
问题10-8:假定在问题10-7中,只有第一类和第二类分组流有大量分组在缓存中,而第三类分组流目前暂时没有分组在缓存中。试问这三种分组流被服务的顺序可能是怎样的? 问题10-9:三网融合是目的吗?
8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常见问题目录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