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pcb微切片制作及不良分析 - 图文 (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7 本文由勿笑疯狂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10.此二100X画面上共有三种不同结晶的铜层呈现,ED铜箔为高电流密度所镀(1000ASF以上),呈现柱状组织(Columnar Structure),一次铜为焦磷酸铜镀层,呈现片状结构并有圆弧状之断层,二次铜则为硫酸铜之不规则组织,左图最外有镍层,右图有熔锡层(Solder Reflow)。

微切片制作(五)

1. 5有照片为证

从事科技工业的人务必抱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做事态度,老一代“官大学问大”或“资格老的说话”等威权与乡愿包袱,今日都要彻底丢开。对PCB的品质改善与解决问题,也都要以“求真”为出发点。就微切片而言,当场透过显微镜去看到什么才是什么,这种观点当然最好最真,但受到时空的限制,有时不得不照相留下记录,以明确证据作为事后之师。

目前的显微摄影的有两类,其一是以光学方式直接照相,透过拍力得式像机而立即取得证据。其二是将画面以电脑先行记忆与编辑,再以Print Out方式输出得像。前者画面虽逼真,但相片成本却稍贵。后者在转接之CCD与处理平台之电子元组件都处于最佳状态时,其相片效果几可与光学相片并驾齐驱,否则就会解像模糊效果很差,不过相片成本却较便宜,并可重复输出多张。

一般配备的常用光学显微镜,其价格约在台币二十万元左右。但若另加上CCD转接器之电子机组与观看监视器等,总价约近五十万。当然有了监视画面时彼此讨论,甚至远地沟通都方便多了。

图1.左上为200X透过CCD与电脑记忆并上下双光照明的相片,可清晰看见玻纤板材结构组织,对黑化层的观察也更清楚。右为同时纳入四个分割画面的电脑处理画面, 有明也有暗视还可输出多片,即方便又节省。

16

图2.左为50X水平切片的拍力得摄影,由于抽出机盒后不小心随手将相片自反应药面上撕起一角,在反应不足下(正常约2分钟),成像自然不足,警觉之余立即又贴回药面去,直到反应完成才又重新撕开,短短不到一分钟的见光竟成了如此阴阳脸的奇异 画面。右为200X水平切片之正常成像画面。

图3.一般显微摄影多采自动方式。左200X之深孔(9/1)画面系以低“光强度”与长秒曝光时间下所完成的孔铜形象。右为400X残余胶渣的画面,其曝光条件与左图相同但明亮度却提高了,故愈低倍时需使用越高的光度。

图4.左为CCD转成电脑处理输出的画面,其解像程度较容易劣化,即使新机最佳状况下,其成绩也只能与正统光学拍力得在仲伯之间而已。一旦机械老化或转换失准时则解像度将逐渐变差,而光学摄影之拍力得方式则可多年不变。

图5.左上为试样上下同时采光有电脑处理的画面,可清楚见到玻纤中的破洞。上右为成像一个月的画面左下角沾到水珠,一擦之下竟被洗掉少许。须知不够老化的彩面应尽量 避免沾到水与附着外物,否则必有损伤,下二图为背光及滤光的效果。

17

微切片制作(六)

1.6 图说故事十则

电路板全流制程约有一百多站,不但漫长而且干湿杂处彼此特性差异极大。单凭现场实做只能得到一些概略性观念,若欲对每一关键处异常点深入了解时,其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微切片的观察,将回对细部精髓吸收很多。若为自己动手找出的要点,除了印象深刻了解透彻外而且还观念鲜活,这种活的智识不是从书本或经验传授中所能望其项背的。以下即以清晰之切片说明十种制程的特性。 1、 油 默 阻 剂(湿膜阻剂)

“印刷电路板”一词是指早年以印刷油墨成阻剂所制造的电路板而言,常用于较简单双面板或多层板。目前线路已变得相当密集纤细,简单的油墨与网版印刷方式只能用在大铜面的内层板,其余均于改成感光成像的干膜或湿膜,下列四图均为早年所做之切片。

图1.上左200X画面上可看出是完成一次铜才加印油墨阻剂,再镀二次铜与锡铅后所做之 切片。注意,其孔环外缘的组合层次,由此可了解油墨阻剂的边缘是扁平渐薄的。致使二铜与锡铅很容易就横向增加宽度而将油墨包夹其中。此等由细部观察体会出的道理,要比听来的知识更为深刻且历久弥新。上右为100X干膜阻剂图为剥膜及蚀刻后尚未熔锡之画面。注意,其二铜与锡铅之横向扩镀情形。下100X图为网印负片法熔 锡后的切片,其孔环外缘截面上的缺口与上图对应已可清楚的自我解释其成因。

图2.此200X图面上二铜镀得特别厚,不但超越油墨而且还侧爬颇远,当完成去墨与蚀刻 即出现如上的庞然景象。此孔环外缘截面所呈现的缺口,其层次组成的来龙去脉是否历历如绘无需赘言了?

注意,前图1二画中孔口之铜箔,被垂直旋转的磨刷轮将孔口前缘削薄的情形,但本图的孔口系处于板子前进中垂直旋刷的后缘,除铜箔未被削薄外,孔口毛头也被压平。此种孔口前后有异的细部情形,也可从切片上看得一清二楚。 2、干 膜 阻 剂

18

图3.此200X画面的油墨阻剂(如同墙壁)出现异常,致使二次铜一开始往墙外恻向伸出,有了镀铜层在非导体表面建立基地,锡铅镀层当然就毫不客气顺理成章的成长,其结果不免造成板子的报废。

图4.上左50X者为干膜后完成二铜与锡铅镀层之画面,上右100X图为黑孔法板面镀厚铜与锡铅尚未蚀刻之画面。下左为早期之军用板,为小心起见先镀两次铜,再做干膜影像转移及镍线路铜与锡铅,画面已剥膜但尚未蚀刻。下右100X画面亦为早期军用板,在镀两次全板铜后(第二次特别厚),随即以干膜做影像转移,之后又另镀较薄的线路铜与锡铅,再经剥膜与蚀刻后所得之画面。 3、层 间

图5.以上三图均为50X之全孔图,左八层薄板之层间对准度(Layer to Layer Registration)似乎还差强人意。中间六层板从小孔看到的层间对准度就不妙了。右六层板之大孔其层间对准度就不象样了,其中的L4几乎已经破环(Break Out)。 而且换一方位去看时说不定已经破坏,此时以水平切片最容易找到真相。 4、高 纵 横 比 镀 铜

早期插装为配合脚宽其孔径均在40mil,3/1的20mil孔竟称为小孔。如今连6/1之9.8mil者也不希奇。

19

图6.上左200X为当年之深孔镀铜情形(孔径19.8mil或0.5mm,板厚1.6mm,纵横比仅3.2/1而已),一次铜系采焦磷酸铜制程,其面铜与孔铜之厚度比(S/H)为 (1.0/0.5);二次铜为硫酸铜制程,S/H比已改善到了1.0/0.67,但狗骨现象(Dog Boning)看起来十分严重。上右50X全孔图其孔径为13.8mil或0.35mm板厚1.6mm 纵横比4.57/1比左图已困难很多,但S/H比却已进步到1.0/0.8,十余年来硫酸铜制程的进步也相当惊人。下左50X全孔图其孔径为11.8mil或0.3mm板厚,纵横比5.3/1,不要忘记孔径会越镀愈小,孔长会越镀愈长,因而纵横比也愈来愈高,有一种人为定义的深孔困难度(Difficulty)为:D=L2/d,即孔长的平方除以孔径,故会愈镀愈困难,不过这是以水平反脉冲的特殊做法所镀,当然要比一般垂直挂镀精彩很多。下右图50X为孔径9.8mil或0.25mm之六层板,纵横比6.4/1,挂镀只可低电流慢慢来。 5、机 械 外 力 效 果

图7.上三图(上左、右、下左)均为电性测试时,发现断路(Continuity Failure 或Open)时,再去做切片发现是因镀锡铅不良而于蚀刻时被咬断的孔。这种不通的孔常会多测一两次,以致孔口出现被探针所顶挤变形的样,电测机所施加压力的影响可见一般。下右图的变形更为离谱。

2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pcb微切片制作及不良分析 - 图文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pcb微切片制作及不良分析 - 图文 (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22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