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风速小时数均超过7500小时,总装机容量可达10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可达24.6亿度。
(三)侨乡优势比较突出。由于特殊的历史事件形成了特殊侨的历史,使XX成为哈市乃至东北地区唯一的内陆侨乡。全县旅居海外华人华侨3.8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19.13%;归侨270余人、侨眷48000余人,占全县人口的26.38%,是黑龙江省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人数最多的县份。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修建的全国唯一的“日本人公墓”(中日友好园林),每年吸引大批日本各界访问团来XX旅游观光。经过积极争取,日本驻沈阳大使馆在我县设立签证代办机构,每年带动劳务出口XX人,实现涉外劳务收入X万元。全县侨资侨属企业已发展到38家,注册资金1.1亿元,年创产值超亿元,创税600余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12%以上。全县侨资储蓄达X亿元,侨务经济已成为XX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侨乡建设的提出,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XX侨乡建设被纳入哈市“十一五”规划,已成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日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对促进全市乃至全省对日经贸交流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四)交通优势逐步显现。XX县位于哈尔滨、佳木期、鸡西、鹤岗四大城市中心一线,“同三”、“鸡讷”、“铁通”和老哈同四大国省干线在XX县城交汇,松花江流经XX4个乡镇,沿江有6个水运码头与公路相连,直通中俄边境三个主要贸易口岸。特别是随着松花江大桥建成通车、哈佳铁路的规划建设和松花江黄金水道立项恢复,陆铁航一体化的联运网络即将形成,成为哈佳中段呈“米“字型交通枢纽,有利于周边各县各种资源互补和各项产业链接,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流、物流中心。
11
(五)食品产业前景广阔。XX县稻米、水产品、山特产品等绿色特色资源丰富,全县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已达XX万亩,占耕地总面积XX%,已开发了富硒、富锌、多元营养和绿色有机米,成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和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整县推进县。全县稻米加工率达90%,年加工优质商品大米30万吨,已形成以XX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优质米加工基地。食用菌发展迅速,生产规模已达XX万袋;林木资源丰富,野生药材、菌类珍品、山野菜380余种,年产山野菜XX吨,产品市场看好。XX大米、XX银鲫、得莫利矿泉水、格瓦斯等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市场竞争力增强,食品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思路、目标与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目标
按照全市“强县”战略的总体部署,县委、县政府在审视县情、深入思考、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立足XX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落实“强县”战略的总体思路: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全力打造滨水城区、扩建工业园区、做强优势产业、叫响侨乡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在全省排位中位次前移。
一是以做强优势产业为重点,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以打造新型工业开发区为目标,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加快基础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按照“一区多园、集群发展”原则,以现有骨干企业为基础,加快引进香港大洋集团、东方集团等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项目向园区聚集,促进稻米、铅笔、高新硅材料等专业园区集群发展。力争到2015年,开发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新入区投资超亿元生产加工型项目10个以上,园区工业增
12
加值占县域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以上。围绕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稻米、木材、硅石、风能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做强以绿色有机稻米为主的食品加工、以高档铅笔(化妆笔)为主的木材综合加工、以硅石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和以风电开发为主的新能源四大优势支柱产业。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亿元;工业税收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税收8000万元。
二是以“富民增收”为核心,提升农业经济质量效益。实施绿色精品农业带动战略,扩大稻米、畜禽、食用菌、北药等绿色特色农业规模,到2015年水稻全部达到绿色标准,有机水稻发展到25万亩,食用菌栽培规模突破3亿袋,北药种植3万亩。深入开展校县合作共建,推进城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链延伸,集中建设一批集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企业集团,逐步壮大稻米、北药、畜禽、林木、山特产品加工业,力争到2015年发展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95%以上、农产品商品率90%以上。积极引导农民逐步向非农产业、中心镇和城区有序转移,促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
三是以城镇建设为载体,带动城乡加速发展。按照“东西两翼展开、逐步向北延伸”的原则,高起点、大手笔编制滨湖新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大小XX湖、天鹅湖及火车站点专项规划,利用第二轮土地总体规划修编,调整优化土地开发空间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利用大小XX湖、天鹅湖天然水系,实施城区依势北移,加快“三湖”滨水楼盘开发,实施行政服务中心及事业单位北移,重点推进医疗急诊急救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文体
13
会展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敬老服务中心、供热服务中心等公益事业建设,以城区北扩带动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沿湖建设大小XX湖、城市中心主题公园,扮靓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强县”发展空间。突出侨乡风貌,改造旧城、开发新区,推进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力争2015年城区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比现有规模扩大一倍,城市人口增加到1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75%。统筹城乡发展,编制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规划,整合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重点推进会发、大罗密城镇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城乡土地臵换机制,改革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农民向市民转变,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四是以侨乡建设为突破,打造县域特色品牌。依托XX特有的“双向”侨情,打好“侨”牌,挖掘侨力资源优势和潜力,借势造势,发挥哈尔滨银行等区域金融中心作用,主动承接周边县份国际邮政、外汇兑换业务,努力把侨力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储蓄优势转变为投资优势,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围绕打造“生态、红色、冰雪、侨乡”品牌,高起点规划建设双龙湖、双凤湖、双子山森林公园风景区,统筹开发松花江沿江湿地、抗联遗址、得莫利滑雪场、日式商业街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以“两湖一园”绿色生态游为核心,冰雪风情游、红色经典游、侨乡特色游多点支撑的旅游发展框架。加强侨乡基础建设,规划建设华侨创业园,完善华侨工业园基础设施,提升侨乡形象,搭建华人华侨投资创业、定居生活、休闲度假平台。扩大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县外办因私赴日签证代办平台,为哈东地区因私赴日旅游、留学、劳务等人员提供服务。加强对上、对外公关,广泛宣传推介,提高侨乡对外影响力。
14
发挥侨乡优势,多领域开展对日交流合作,大力发展日韩餐饮、小商品加工业。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县第四小学和德善乡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消灭农村微型学校,到2015年标准化学校建设达到XX%。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移址新建县医院综合楼,实施县中医院整体搬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臵。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文体综合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精品产业化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水平,构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城乡低保体系,探索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健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一棚一草”改造工程,到2015年彻底消灭城镇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配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 平房米,切实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完善供热配套设施,提升供热质量。到2015年城镇集中供热率达到XX%,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二)建议
一是建议坚持全域发展理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省、市的大力扶持下,县域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但目前各县(市)发展还不够平衡,差距越拉越大。为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统筹力度。在谋划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中对一些发展相对较慢的县份给予重点考虑,对这些县(市)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
15
重点项目纳入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并给予政策、资金倾斜,扶持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平衡发展。如我县的高新技术硅材料研发、石油开采等,恳请市政府纳入全市产业布局,同时帮助对外宣传推介,加快招商开发进程。
二是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我县属农业县份,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能力有限,历史欠账较多,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议市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农村道路、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投入方面予以倾斜,为小县持续长远发展提供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供给。
三是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目前看,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像XX这样一些县情小、欠发达的县份,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建议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把一些小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国民经济发展、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城市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在项目、资金投入上优惠和倾斜。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立县项目,在环评、土地、金融信贷等方面适当放宽权限,上给予优先安排,确保项目建设的需要。
16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XX 县域经济调研汇报提纲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