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自主练习第6题,数数、写数的变式练习。通过学具帮助学生
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填写。 三、 课外实践
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0”,再交流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0”。
第5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1、2、3、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示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2、 独立看图
(出
3、汇报观察结果
4、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独立思考 6、组内交流 7、组间交流 三、解决问题
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 (教师随机板书问题)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穿白衣、黄鞋的男孩排第几……
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 四、拓展应用
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1题,连线题,先让生说说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再数出每种动物各有多少个,然后想想用哪个数表示,并画上线连起来。 3、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和写数的练习,指导生把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同时画点子、写数。
4、自主练习第3题,以学具操作的形式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的题目,
引导学生按教材中提示的方法,先独立地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7的分成。
5、自主练习第4题,彩虹图。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第6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17页自主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学写6—10各数。
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按群计数和简单的找规律。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自主练习
第6题,根据给定的数涂上对应的圆圈个数,涂完后引导学生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 第7题,按顺序连线。
第8题,接着画,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体会物体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还要再画几个,巩固数的组成。 第9题,巩固数的顺序和写数的练习。
第10题,数的组成练习,先让学生尝试填数,可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完成。
第11题,饭前准备筷子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渗透按群计数。 第12题,利用小动物坐滑梯的情境图,进一步巩固几个和第几个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小动物,再让学生按要求填数,对于位置的要要求过高。 你知道吗:
介绍了我国古代是怎样结绳计数,让学生了解有关计数的数学文化。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第7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 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2、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经管营销2016年秋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