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政府的财政为什么不能公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傻了吧唧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政府的财政为什么不能公开?

中国的GDP年年增长,纳税人的税负也在年年增长,而绝大多数的民众的收入却与增长的GDP无关(只有权贵阶层、垄断集团内部的收入和各项福利才和GDP成正相关)。中国人民的税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重的。同民主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民除了要养活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外,还要养活一个庞大的政党机构。在中国的的政权架构上,政党是排名第一的机构,从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市)、地(市)、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大致有六个级别,这六个级别中都设有专职而且庞大复杂的党委机构,在这六个级别各自下属的政府行政机构中,从上到下,又设有专职的党委机构,举例说明如下:从国务院这个最高行政机关开始,用建设部为例,从国务院建设部到省建设厅到地市级建委到县建设局到乡镇建委,以及从部到省到地市到县到乡镇的建筑企业,在这些所有的机构和企业中,都设有专职的党委机构,级别越高,党委机构的设置越细,人员越多,即使是最低层的企业,也设有一名专职的书记。所以,除了在全国各个行政区划设有政党机构外,在全国所有的行政、军警、企业、事业单位中,都设有专职的党委机构。如此庞大、无处不在的政党机构并不创造社会财富,但却是这个社会最有特权的阶层,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福利住房、公费医疗、社会的所有资源都由他们控制和分配。

这个特殊的阶层虽然不创造社会财富,但却掌握着分配社会财富的绝对权力,他们制定的政策,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我们现在所遭受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教育不公、绝对垄断,就是执行他们制定的政策的结果。他们制定的政策,使得他们占有了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而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工人、农民和

基层的劳动者却无论怎么样努力也富裕不起来,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住房、上学、看病这些问题已经成了普通民众面临的最大威胁。

中国的纳税人要养活这么一个庞大的政党,而且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还要被它掠夺一大块,再加上还有一个同样庞大和贪婪的政府机构,这就是为什么GDP年年增长,而老百姓生活水平反而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果GDP达不到8%以上,就没有办法养活这么庞大的党政机构。

这就财政不能公开的原因。

例五

惊心动魄的财政史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在这5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温家宝总理的话,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财政与社会结构及民生发展的关系,道出了中外历史上财政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

性,高度概括了财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财政改革的方向。

倾听财政史惊心动魄之声

财政制度是人类社会进程中调节社会均衡发展至为重要的制度,关系着国家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及公平正义的实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制度下,财政都是个大问题,它与经济制度的作用发挥、国家民主法治制度的构建等几乎所有的国家大事都密切相连。翻开历史长卷,因财政危机引发的政治风波和经济巨变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个社会的发展、变革,往往是从财政改革起步的。每一次财政改革都是那样的波澜壮阔和惊心动魄,深深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和进程。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前期和中期,政府相对清廉、财政比较充裕、社会相对公正、国家比较兴盛。到了后期,政府腐败、社会失去公正、国库空虚、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老百姓揭竿而起,王朝逐渐走向了衰败和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经过六代努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然而却因财政支出无度,仅仅15年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秦朝的“暴政”和由此激化的社会矛盾对中国后世统治者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惩秦之弊”、“以秦为鉴”成了中国后世政治家的自律警句。西汉末期,豪强兼并、土地集中,“富者田连阡陌,穷人无立锥之地”,连年战争导致民众赋税无度,最后爆发了汉末农民大起义,西汉由此灭亡了。此后的东汉、隋、唐、宋、元、明、清大致都经历了由盛及衰的过程。中国历史上发生的600多次农民起义,无不把“均贫富”写在自己斗争的旗帜上,以博取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以戈矛博弈来求取一次次短暂的、相对公平的社会秩序。

英国有句谚语:“税收是代议制之母。”近代欧美宪政制度的演进就是从纳税人的抗税运动开始的,围绕议会争取制税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从1215年约翰王与25名贵族代表签署的《大宪章》,到1689年英国国会制定的《权利

法案》,见证了“未经同意不得征税”原则的逐步确立。期间,国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多次因国库空虚、筹集军费要求增税问题爆发冲突,甚至引发内战。查理一世还由此成为人民公敌,被送上了断头台。自路易十四以来,法国政府为了支付到期的债款和利息,不得不举借新债,从而使国家财政状况陷入恶性循环,并陷入了严重的信贷危机,路易十六执政期间尤为明显。1787年,路易十六为缓解财政危机要求通过举债和增税计划,导致其与高等法院的持续冲突,1788年巴黎议会否定了国王抽税及修改司法程序的通令。为了筹集税收,他迫不得已重新召开自1614年以来从未召开的三级会议,最后却引发了大革命,也被送上了断头台。美国独立战争更是直接起因于宗主国的课税和干预。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议会在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中指责英国“未经我们同意便向我们强行征税”,指出纳税而无代表权是暴政,从而点燃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近代沙皇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的巨大转变,也与政府施政方针及财政有关。1908-1917年的十年间,由于经济衰退和参与连年战争,沙皇俄国完全依赖财政赤字维持运转,人民负担兵役并缴纳高额税收。到1917年,财政赤字累积高达84亿卢布,占财政总支出的85%,国债余额是当年预算收入的11倍。议会否决了政府的高赤字预算。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最终工人阶级发动了十月革命,埋葬了沙俄政权。随之诞生了社会主义苏联,但在20世纪90年代也垮台了。因为在苏联的后期,庞大的军工业消耗了大量资源,老百姓的生活资料极度缺乏,中央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不得不依靠地方财政的上缴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到了1991年,中央政府收入计划无法落实,完全失去了对全国经济、政治的控制,国库空虚,一连数月发不出工资。最终,强大的苏联轰然倒下了。

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致力于改革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力图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格局,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任何改革尤其是财政

改革涉及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者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者的极大阻力,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商鞅、贾谊、杨炎、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等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是生命。这些改革家都胸怀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大局,坚信“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正是背负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前赴后继,用脊梁扛着中国历史不断地前行。

著名经济学家J·熊彼特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它的文化水平、它的社会结构、它的政策所部署的行动,所有这些以及更多的东西都被写进它的财政史之中……谁懂得如何倾听它的信使的声音,谁就能在这里比在其他任何地方更加明了地识别世界历史的雷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我们看到财政的兴衰与政权及国家兴亡之间的密切关联,听到了历史的呐喊,感受到了公平和正义的力量。

财政史给予我们三大启示

惊心动魄的财政史,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财政究竟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财政改革的经验教训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这一切,对于推动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强大的财政实力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的基础。财政是国家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财政兴则国家兴,财政弱则国家弱。财政收入是否丰裕,财政支出是否合理,社会公正能否体现,对国家的统一或分裂、政权的稳固或动荡,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无论是中国封建王朝每个朝代后期的统治危机,还是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古今中外的财政史一再表明,财政危机是导致国家分裂、政权更迭的重要导火索。

强大的财政实力是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战国时期的秦国原先是各诸侯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内君主和贵族冲突不断,邻国经常侵夺其领土。在国家存亡的关头,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中国政府的财政为什么不能公开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国政府的财政为什么不能公开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4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