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鸢卿漓殇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 实验诊断学概论及质控

(一)

1. 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收到标本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及标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分析前过程大部分由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

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

(1) 实验的准确性受下列因素干扰/影响:

①标本因素:全血、血浆、血清、体液等。

②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服用药物、应激状态等。 i. 昼夜周期变化举例:

清晨:皮质醇↑、ACTH↑、血清铁↑、胆红素↑ 入睡时:生长激素高峰,皮质醇最低 午夜:蛋白质最低

垂体激素:多在入睡1~2小时开始升高,在睡眠的中段达高峰 ii. 月周期变化

性激素:女性按月经周期而变化 胆固醇:月经前高,排卵时最低 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增高 iii. 长周期影响

维生素 D夏天高,冬天低

副甲状腺激素、钙有轻度的相同变化

③运动因素

长期运动可导致: CK↑,AST↑,LDH ↑ ,尿酸↑(男性, 可能因排泄减少),内分泌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性激素)

(停止运动后数日可恢复正常)

④饮食因素

⑤药物因素

药物对血、尿等成分及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2. 分析中质量控制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二)

1. 2. 3. 4.

确立金标准 诊断方法的对比 列出四格表 诊断性实验的评价

检验结果的临床评价(流病学过)

真实性、精确性、实用性(诊断效果、成本-效益)

(三) 循证实验医学的概述

二、 循证实验医学(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 EBLM):是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和当今研究的最佳证据,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合理明确评估和应用实验室检验项目和检验结果,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 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

(一)

1. 血液常规检验 (1) 红细胞参数

①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血液

②红细胞比容的测定(Hematocrit,HCT) 男性:42~49%,女性:37~48%

③红细胞平均值参数MCV、MCH、MCHC——用于贫血的形态学诊断

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320-360g/L

④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

参考值: RDW-CV : <14.9%

Clinical significance: 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贫的鉴别诊断;用于贫血的早期诊断;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2) 白细胞参数

①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成人: (4.0 -10.0)×10/L 新生儿: (15.0-20.0)×10/L 6个月- 2岁 : (11.0-12.0)×10/L

②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

9

9

9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

单核细胞 Monocyte

(3) 血小板参数

①血小板 (platelet,PLT)计数:100-300×10/L

9

(4) 血细胞形态

①红细胞形态

i. 红细胞大小(cell size)异常

①小红细胞Microcyte

红细胞直径<6μm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主要为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珠蛋白代谢异常、也见于小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大红细胞Macrocyte

红细胞直径>10μm

见于溶贫、急性失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巨红细胞Megalocyte

红细胞直径>15μm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④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红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见于病理造血,反映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 见于中度增生性贫血、低色素贫血、溶贫、MDS等

ii. 红细胞形态改变

iii. 红细胞染色异常

iv. 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

②白细胞及其分类形态

i. 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见于严重感染性疾病,如猩

红热、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实验诊断学 总结笔记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43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