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学卷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 2.法律关系
3.法的现象的历史类型 4.法律文化 5.法治国家
二、判断(判别下列各命题的正误,对正确的明日再答题纸的乡音空格中打“T”,错误的打“F”;每小题1分,共10分)
1.立法需要较高的立法技术说明,法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普通法法系受经验主义哲学影响,重视演绎法的认识方法;民法法系受理性主义哲学影响,重视归纳法的认识方法。()
3.1066年的诺曼征服,是标志着英国普通法开始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 4.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立法体系是内容,而法律体系是立法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5.在一定的法理学体系中,方法论处于核心的地位。()
6.在法律观念中,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念在其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7.某市房屋拆迁”钉子户”,为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周旋”的做法,属于守法行为。()
8.司法权的被动性,主要体现在司法程序的启动方面。()
9.法律通过对人们思想意志的指引从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10.中央和地方的二元立法体系,构成了我国立法体系的主要特征。()
三、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体现了()
A:无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 公平责任原则 2.在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中,其核心要素是()
A:前提条件B: 法律后果 C: 法律制裁D:行为模式 3.货币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 权利 B: 物 C: 非物质财富 D: 行为结果
4.在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上,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做法是() A: 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轻原则 5.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的法学派别是()
A:自然法学派 B: 分析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 6.以下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方法中,不具有立法效力的是() A:法律清理B: 法典编纂C: 法规汇编D:法律废止
7.()把西方法律传统概括为”形式法律”或”形式主义法律”. A:韦伯 B:梅因 C:庞德 D 罗尔斯
8.凭借法律对人们的()功能,人们可以对行为作出合理选择与预测.
第 1 页 共 1 页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学卷
A:行为评价 B:行为预测C: 行为制裁D:行为教育
9.在法律对人的效力问题上,当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处理原则是()
A:属人主义原则B: 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D:结合主义原则 10.“无罪推定”在我国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为()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 司法责任原则
四、多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多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当前法学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法律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政策D:法律概念 E:法律理想 2.法的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存在共同性是因为() A: 法律具有阶级性
B: 法的现象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C:法律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功能是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法律所必备的 D: 法律自身具有的专门的形式和技术的通用性 E: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间的法律交往 3.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主要是()
A:立法机关的设立情况B:法律的调整对象C:立法体系的结构 D:法律调整的方法 E:立法者的主观意志
4.法学理论界通说认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 A:财产B:物C:行为(结果)D:非物质财富 E:人 5.法律程序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法律程序的合理性有其自身的评判标准 B:法律程序具有自身独立的可信度 C:程序法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法律程序有其自身独特的程序传统
E:法律程序相对落后于与其相适应的实体法 6.<<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法律规范的基本分类理论看,上述规范属于()
A:强行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调整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E:构成性规范 7.法律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是行为,法律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包括() A:指引B:预测C:评价D:规制 E:教育
8.以下基本特征属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类型的是() A:确认财产私有权神圣不可侵犯B:维护等级特权制度
C:义务本位和权力本位 D:法律在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地位较低 E:法律形式化蓬勃发展
9.法学家与法律职业者所构成的法律人共同体之”共同性”具体表现为() A:共同的职业知识B:共同的职业语言C:共同的思维方式 D:共同的职业技术 E:共同的职业伦理 10.从调整手段的角度可以将社会调整分为()
A:规范性调整B:法律调整C:政策调整D:道德调整E:习惯调整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第 2 页 共 2 页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学卷
1.简述法的现象的特征。
2.简述司法法治主义的基本要义。
3.什么是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有何基本特征? 4.简述立法的法治化原则。
5.简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含义。
六、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试论法律秩序形成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2.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3.通过法律与市场经济的历史逻辑关系论证法律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 3 页 共 3 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法理学)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