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宫中心中学 主备:李长和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一)课程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课标具体目标
通过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明确海陆变迁的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大陆漂移学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并明确变化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 2、难点: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95%学生能够掌握
2、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85%学生能够掌握
3、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8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
【教学目标】
1、 运用实例说明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并能弄清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2、 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3、 通过了解地球海陆的发展变化过程,培养同学们的读图析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
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展示一些水生生物的化石图片,学生思考:许多水生生物的化石都是在陆地上被发掘出来的,这是什么原因? 能不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变化?播放视频沧海桑田。
仲宫中心中学 主备:李长和
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一、沧海桑田
活动1:实例举证—析原因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实例举证,学生观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总结提升 1、实例举证,学生观察
列举能够证明海陆变化的实例有哪些?
实例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的化石。
实例2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实例3荷兰的围海大坝 2、自主学习
①说出海陆是如何变化的?
实例1是海洋变成陆地;实例2是陆地变成海洋;实例3是海洋变成陆地 ②造成海陆变化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课本文字资料,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并分析上图体现的是哪种因素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都会造成海陆的变化。
仲宫中心中学 主备:李长和
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
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举证观察思考海陆是如何变化的,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
目标评价:学生实例举证分析原因,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
承转: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活动2:分析图文资料—知观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
活动程序:分析世界海陆轮廓图——同位交流、得出结论——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观察世界地图,谈发现、谈猜想。
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猜想呢?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
阅读材料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②动画展示,体验假说
教师展示Flash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2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光倒流,追溯到两亿年前的地球吧。
仲宫中心中学 主备:李长和
猜想是空想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证据去验证。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2、交流探究——寻觅证据
证据1: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可以拼合在一起 ①拼图游戏
非洲和南美洲拼图游戏,拼完后谈谈想法。 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 证据3:拼合大陆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小组交流探究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仲宫中心中学 主备:李长和
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证据。 活动策略:本部分为本节课难点,学生可以观察世界轮廓图及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来学会。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
目标评价:学生观察、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大陆漂移的观点及证据。
【综合建模】
海陆变迁 魏格纳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学说 【教学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A.沧海桑田 B.海枯石烂 C.瀚海成沙 D.大浪滔天 2、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哥白尼 D、魏格纳
3、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 ( )
A、我国古代的科学已经很发达,人类活动已触及喜马拉雅山
B、这里曾经是海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地表上升,原来的海洋变成了陆地 C、现代登山运动员将生物化石带到了山上 D、海洋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自行爬到了山上
4.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
甲 A.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B. 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乙 丙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5.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
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 ) 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大陆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 7.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海陆变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