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128000 3、本题单位:元
(1)2006年05月应收股利:100000×10%=10000(元) 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00 (2)2007年05月应收股利:35000×10%=35000(元) 累计应收股利=(10000+35000)×10%=45000(元) 累计应享有收益的份额=400000×10%=40000(元) 累计清算性股利=45000-40000=5000(元) 本期调整清算股利=5000-10000=-5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35000-(-5000)=40000(元) 借:应收股利 35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3)2008年05月应收股利:400000×10%=40000(元)
累计应收股利=(100000+350000+400000)×10%=85000(元)
累计应享有的收益份额=(400000+500000)×10%=90000(元) 本期调整清算股利=0-5000=-5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40000+5000=45000(元) 借:应收股利 40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000
贷:投资收益 45000
(4)2009年05月应收股利:750000×10%=75000(元)
累计应收股利=(100000+350000+400000+750000)×10%=160000(元) 累计应享有的收益份额=(400000+500000+600000)×10%=150000(元) 本期调整清算股利=160000-150000=10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75000-10000=65000(元) 借:应收股利 7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00
投资收益 65000
4、本题单位:元 (1)取得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
(2)20006年05月
借:应收股利 1000000×30% 3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000 (3)实现利润
确认投资收益:(2000000-1000000÷20)×30%=585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85000
贷:投资收益 585000 (4)资本公积增加:
借 : 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300000×30% 9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000
第六章 一、判断题
1.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投人使用或暂时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
2. 企业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预付工程款时,应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3.企业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时,应根据估计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
4.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均应考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
5.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其账面净值均应为预计净残值。( )
6.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如果账面净值小于预计净残值,意味着使用期内少提了折旧。( )
7.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的受益期较短,修理成本支出可以采用直接摊销法;大修理的受益期较长,修理成本支出应采用分期摊销法或预提法。( )
8.企业报废的固定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之前,应将其净值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
9.企业出售、报废、盘盈和盘亏固定资产的净损益,均应列为营业外损益。(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实际支付的买价 B实际净残值 C预计使用年限 D预计工作总量
2.某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某项固定资产1994年1月开始使用,1999年3月报废,其中因修理停用了5个月。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月数是( )。 A57个月 B58个月 C62个月 D63个月
3.某企业各月固定资产修理费支出的数额较大,且不均衡,应采用的较合理的修理费核算方法是( )。
A直接摊销法 C分期摊销法 C短期预提法 D长期预提法 4.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出售收入时, 应贷记的科目是( )。
A 固定资产 B累计折旧 C固定资产清理 D营业外收入 5.下列各项中, 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 )。
A当月购入的设备 B当月报废的设备 C超龄使用的设备 D经营租入的设备 6.企业旧固定资产盘亏时,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是( )。
A固定资产原值 B固定资产重置价值C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D固定资产净值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 应列为固定资产的有( )。
A生产经营用的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下 B生产经营用的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 C非生产经营用的物质资料,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下 D非生产经营用的物质资料,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单位价值在 2 000元以上 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有( )。 A不含增值税的买价 B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包装运杂费 D支付的安装调试费
3. 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种计提折旧方法都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固定资产原值 B 预计净残值 C预计使用年限 D预计工作总量 4.采用“计提折旧基数×折旧率”方式计算折旧额,下列方法中,计提折旧基数固定不变的有( )。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5.采用“计提折旧基数×折旧率”方式计算折旧额,下列方法中,折旧率固定不变的有( )。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6.下列各项中,应增加固定资产净值的有( )。 A固定资产修理费支出 B固定资产改建净支出 C固定资产扩建净支出 D固定资产安装费支出
7.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清理核算内容的有( )。 A固定资产出售 B固定资产报废 C固定资产盘盈 D固定资产盘亏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什么是无形损耗? 2.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各有哪些特点? 五、练习题 1.甲企业2006年8月1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2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100万元。2013年9月30日将该机器设备出售,收取价款3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0万元。 要求:(1)计算各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2)编制机器设备购入及清理的会计分录。 2.乙企业于2006年6月1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2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改扩建过程中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34万元,领用企业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0万元,应转出的增值税5.1万元,分配工程人员工资80万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10.9万元,该生产线于2006年10月31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答案一:错,错,对,对,对,错,错,错,对。 二、B,C,C,C,B,D
三、ABD,ABCD,AB,AD,AC,BCD,AB 四、略 五、
1、单位:万元 年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率 2÷8=25% 25% 25% 25% 25% - 年折旧额 500 375 281 211 158 125 累计折旧 500 875 1156? 1367 1525 1650 期末净值 1500 1125 844 633 475 350 06/08-07/07 2000 07/08-08/07 1500 08/08-09/07 1125 09/08-10/07 844 10/08-11/07 633 11/08-12/07 475 12/08-13/07 350 13/08-14/07 225 - - 125 125 1775 1900 225 100 *表明475×25%=119<(475-100)÷3=125
2006年应计折旧额=500×5÷12=208(万元)
2007年应计折旧额=500×7÷12+375×5÷12=292+156=448(万元) 2008年应计折旧额=375×7÷12+281×5÷12=219+117=336(万元) 2009年应计折旧额=281×7÷12+211×5÷12=164+88=252(万元) 2010年应计折旧额=211×7÷12+158×5÷12=123+66=189(万元) 2011年应计折旧额=158×7÷12+125×5÷12=92+52=144(万元) 2012年应计折旧额=125×7÷12+125×5÷12=125(万元) 2013年应计折旧额=125×7÷12+125×2÷12=94(万元) 2014年应计折旧额=125×7÷12=73(万元) 2013年9月进行清理: 累计折旧:(500+375+281+211+158+125+125+125×2÷12)=1796(万元) (1)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1796) 204 累计折旧 1796 贷:固定资产 2000 (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贷:银行存款 20 (3)收到价款: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4)结转净损失: 净损失:(204+20-300)=—76(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6 贷:营业外收入 76
2、单位:万元
(1)改建时:
借:在建工程: 950 累计折旧 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固定资产 1200 (2)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234 贷:工程物资 234 (3)领用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35.1 贷:原材料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 (4)分配应负担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0
(5)支付辅助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10.9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0.9 (6)完工结转时:
固定资产成本:950+234+35.1+80+10.9=1310(万元) 借:固定资产 1310 贷:在建工程 1310 年份 应计折旧总额 年折旧率 4÷15 年折旧额 420 336 累计折旧 420 756 06/11/01-07/10/31 1310-50=1260 5÷15 07/11/01-08/10/31 1260 2007年应计折旧额=420×10÷12+336×2÷12=406(万元)
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无实体性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各种资产的唯一特征。( )
2.当某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时,实际支付的价款大于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作为商誉入账。( )
3.待摊费用是指应在本年度摊销的各项支出,长期待摊费用是指需要跨年度摊销的各项支出。( )
4.筹建期间的全部支出均应计入开办费。( ) 二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必到有关管理部门登记的无形资产是( )。 A专利权 B非专利技术 C商标权 D特许权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形资产是( )。 A著作权 B土地使用权 C特许权 D 商誉
3.企业摊销出租无形资产价值时,应贷记的科目是( )。 A无形资产 B累计摊销 C管理费用 D其他业务支出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形资产特点的有( )。 A无实体性 B长期性C有偿性 D不确定性 2.下列各项中, 属于可以入账的无形资产有( )。
A外购的专利权 B自创的专利权 C外购的商誉 D自创的商誉 3.下列各项筹建期间发生的支出中,属于开办费的有( )。 A培训费 B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的利息支出 C办公费 D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利息支出
4. 下列各项无形资产中,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有( )。 A专利权 B著作权 C商标权 D非专利技术 四、简答题
1.无形资产有哪些特征?
2.如何确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 3.无形资产出租与出售的核算有哪些区别? 五、练习题 1.2006年1月1日,甲企业外购A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200万元,根据相关法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中级财务会计作业集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