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复垦方案的管护措施和监测措施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暖风迷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管护措施

在恢复土地上的植被保护管理工作是复垦工程的最后程序,其重要性不亚于规划和植被培育阶段。可是却常为人们所忽略,复垦工程的失败往往是由于放松了必要的管理。

植被管护可以根据地区的性质和气候、土壤、物化性能、土地利用等特点做出考虑。它与土地再利用的生产率和集约程度有关。

植被保护及管理包括草的田间管理、收割利用、种籽采收、合理放牧利用等以及幼林管护和成林管理。

植被管护时间应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及植被类型确定,一般地区3~5年。生态脆弱区6~10年。

1.1林地管护措施

1)水分管理

主要是通过植树带内植树行间和行内的锄草松土,防止幼树成长期干旱灾害,以促使幼林正常生长和及早郁闭。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做一些灌溉,以保护林带苗木的成活率。

2)养分管理

在植被损毁、风沙严重的沙滩、荒地,防护林幼林时期的抚育一般不宜锄草松土,应以防旱施肥为主。

3)林木修枝

林带刚进入郁闭阶段时,由于灌木或辅佐树种生长茂盛产生压迫主要树种的情况,要采取部分灌木(1/2左右)平茬或辅佐树种修建,以解除主要树种的被压状态,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并使其在林带中占优势地位。

通过修枝(包括主要树种和辅佐树种的修枝),在保证树木树冠有足够营养空间的条件下,可提高树木的干材质量和促进树木生长。关于修枝技术,群众有丰富的经验,如“宁高勿低,次多量少,先上后下,茬短口尖”以及修枝高度不超过树木全高的1/3~1/2等(即林冠枝下高,不超过全高的1/3或1/2)。

4)树木密度调控

林带郁闭后,抚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人为干涉,调节树种间的关系,调节林带的结构,保证主要树种的健康生长。同时,通过这一阶段的抚育修枝间伐,

为当地提供相当的经济效益。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密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仍应隔一定时间(5年左右)对林带进行调节,及时伐掉枯梢木和病腐木等。

5)林木更新

(1)更新办法:林带更新主要有植苗更新、埋干更新和萌芽更新3种方法。植苗更新、埋干更新与植苗造林和埋干造林的方法相同;萌芽更新是利用某些树种萌芽力强的特性,采取平茬或断根的措施进行更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以杨柳树为主要树种的农田防护林已见应用。

(2)更新方式:在一个地区进行林带更新时,应避免一次将林带伐光,导致农田失去防护林的保护,造成农作物减产。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安排,逐步更新。就一条或一段林带而言,可以有全部更新,半带更新、带内更新和带外更新4种方式。

6)林木病虫害防治

对于林带中出现各类树木的病、虫、害等要及时地进行管护。对于病株要及时砍伐防治扩散,对于虫害要及时地施用药品等控制灾害的发生。

7)林地胁迫效应调控技术

在林地遮阴胁地较重的一侧,尽量避免配臵高大的乔木树种,而以灌木或窄冠型树种为宜,如沟、路、渠为南北走向,林带宜配臵在东侧;如为东西走向,宜配臵在南侧。尽量使林冠阴影覆盖在沟、路、渠面上,从而减轻林带的遮阴胁地影响。在以林带侧根扩展与附近作物争水争肥为胁地主要因素的地区,在林带两侧距边行0.5~1m处挖断根沟。沟宽随树种不同而定,乔木为1m,灌木为0.5~1m。沟深随林带树种根系深度而定,一般为40~50cm,最深不超过70cm,沟宽30~50cm。林、路、排水渠配套的林带、林带两侧的排水沟渠也可以起到断根沟的作用。合理选取胁地范围内的作物种类,如豆类、蓖麻、牧草、薯类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胁地影响。选择深根型树种(主根发育,侧根较少),并结合沙漠、道路、沟壕合理配臵林带,可减少相对应的胁地距离。

1.2草地管护措施

复垦草地管护的目标就是苗全、苗壮。具体管护包括如下内容: 1)破除土表板结

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层时常形成板结层,妨碍种子顶土出苗,如不采取处

理措施,严重时甚至可造成缺苗。

土表板结形成的情形大致有4种:一是播种后遇雨,特别是中到大雨,然后连续晴天,土表蒸发失水后形成板结;二十地表低洼地段,土表蒸发失水后形成板结;三是土壤潮湿,播种后镇压,土表蒸发失水后形成板结;四是播种后灌溉,然后连续晴天,土表蒸发失水后形成板结。

土表板结的处理措施是用具有短齿的圆形镇压器轻度镇压,或用短齿钉齿耙轻度耙地。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亦可采取灌溉措施破除板结。

2)间苗、补苗与定苗

出苗后发现缺苗严重时,须采取补种或移栽的措施补苗。为加速出苗,补种宜进行浸种催芽。补苗须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对于种子生产或冠幅较大饲料作物营养体生产,当出苗密度过大时,宜进行间苗。间苗是按照田间合理密度要求拔掉一部分苗,通常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间苗一般在第1片真叶出现时进行。最后一次间苗称定苗,一般在4~5片叶子时进行。间苗的原则是保证全苗、去弱留壮。间苗的方法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机械间苗可采用自动间苗器,高效、精确;亦可使用中耕机,以与播种行垂直方向中耕,然后人工定苗。

间苗、定苗十分麻烦、费工,随着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精量播种技术在种子生产或高秆饲料营养体生产中日益普及,该项田间管理措施正在逐步省略。

3)中耕与培土

对于种子生产或中耕饲料作物营养体生产,在苗期及整个生育期间,宜进行中耕与培土。

中耕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内部与外部的气体交换,促进根系生长;二是截断毛细管作用,减轻水分蒸发散失,并提高土壤温度;三是雨前中耕,可减轻地表径流,增加土壤蓄水;四是控制杂草。

中耕通常需进行3~4次,第1次在定苗前,第2次在定苗后,第3次在拔苗前,第4次在拔苗后。中耕的深度一般为3~10cm。具体作业措施为犁地和锄地。锄地通常为人工操作、犁地则借助于畜力或机械力,机引中耕机效率较高。

培土的作用主要是防倒伏和利于灌溉、排水,对于块根、块茎类饲料作物还

有促进块根、块茎生长的作用。培土作业一般使用有壁犁地。

4)灌溉与施肥

牧草在苗期根系不够发达,遇旱则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有条件的地方,在出现旱象时应及时灌溉。牧草在苗期对肥的需求量不多,一般不需要施肥。但当出现明显的缺素症状时,亦应及时追肥。

5)病虫害与杂草管理

病虫害是草地建植与管理的大敌。对于采用多年生草种建植的草地来说,病虫害防治更是建植初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原因是多年生草种苗期生长非常缓慢,极易遭受病虫草害的侵袭,控制不好很可能造成建植失败。因此,苗期须十分重视病虫害与杂草控制。

6)越冬与返青期管护

对于多年生、两年生或越年生草种来说,冬季的低温是一个逆境,如果管护不当,有可能发生冻害而不能安全越冬返青,或影响第二年的产草量。因此,须重视越冬与返青期的管护,尤其是初建草地。

越冬与返青期管护要点有4个:一是冬前最后一次刈割应避开秋季刈割敏感期,因为敏感期内牧草根、根颈、茎基、根茎等营养物质贮藏器官中贮藏的营养物质较少,不利于安全越冬和第二年返青生长;二是冬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宜高,至少在5cm以上;三是冬前施用草木灰、马粪等,有助于牧草的安全越冬;四是返青期禁牧,否则将导致草地沙化,严重影响产草量。

1.3建筑设施管护

对复垦区内建筑设施,主要包括渠道、水库、塘坝、泵站、水厂、堤防、田间道路、简易桥梁、防护林、电网等,应按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无损坏,保障复垦项目区正常生产工作。

1、关于林带的胁地:经过多年的调查,林带胁地的主要表现是林带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的农作物由于生长不良而造成降质减产,这种现象称为林带胁地。产生林带胁地的主要原因:一是沿林带方向,从最外侧一行树起18米内不能正常生长农作物的耕地。林木根系向两侧农田延伸,这部分耕地的地下土壤中水分绝大部分被树木的根系所吸收,夺取了一部分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缺水少养而在生长期内枯死或不能正常生长。称根胁地;二是林带树冠遮荫,影响了林带附近农作物的光照时间和受光量,称冠胁地。林带的根胁地和冠胁地因地而异,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方,以林带根胁地影响为主,由于林木根系夺去了一部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造成作物因缺水缺肥而减产;树冠遮荫影响则降到次要位臵。据调查树木遮光对农作物的影响一般局限在4米左右的距离内,树木根系与农作物“争嘴”才是造成林影地农作物减产绝收的主要原因。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则以冠胁地影响为主,由于树冠遮荫影响了林木附近作物的光照时间和受光量,造成作物生长不良,而胁地的影响为次。两相比较,根胁地影响为重。因根胁地和树冠遮荫而对两侧附近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明显影响称为胁地。

2、胁地产生的问题:农田防护林带因与周围的农作物争光、争肥、争水的矛盾十分突出,造成林缘附近的农作物生长不良而显著减产,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林带“保护一大片,影响一条线”。因而在土地承包到户后,矛盾往往集中到少数农户身上。林带周边群众因树木胁地造成的农作物减(绝)产给生活带来的压力而怨恨,不惜采取破坏、阻止树木生长的措施来保证在土地上能获得收成。造成农田周围的树木被毁;林带树木参差不齐,多代同堂。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毁林案件呈上升趋势。林网因占地等原因难于推广,致使农田林网发展缓慢,出现网破带断现象,破坏了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整体性。解决胁地问题已迫在眉睫。

3、以往的解决办法:为了解决林带胁地的问题,这些年林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可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先后实施了“窄林带,小林网”、挖沟断根、栽植窄冠树种、调整林带配臵、改变林带树木栽植方位、改变林带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但是,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带胁地的问题,致使农田林网建设停留在规划上,而且在地的林网亦不断的遭到蚕食。残破和参差不齐的林网,严重影

响其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木材生产。

4、采取新的举措:利用塑料薄膜在地下隔离的办法来解决林木、林带胁地问题。采取在林缘外侧一定距离内顺林带方向用拖拉机牵引林田“切缝”覆膜机进行作业,一次性完成切断树根开出4厘米宽、70厘米深的窄沟和将塑料薄膜垂直放入沟内任务,然后人回填土恢复地表原状。该作业法能够保持沟壁光滑,塑料薄膜不易被扎破,能够真正起到阻碍树木根系生长的作用。因此,农作物不会因为失水、缺氧等影响生长。与原来的“挖沟截根”只是当年受益的方法相比,具有简便易行,劳动强度低,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持效期长,效益显著。一次作业可保证20—30年有效。不破坏土壤植被,不会引起水土流失。同时塑料薄膜的隔断并不会导致树木根系的停止生长,而是使其自然调整方向,因而对树木生长没有影响。该法十分适合我省淮北平原用于减轻林带胁地,同时,亦可用于解决片林周边胁地的问题,可以用最小的损失,获得较大的保护效益,有利于林业发展和成果巩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复垦方案的管护措施和监测措施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复垦方案的管护措施和监测措施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79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