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是指论述题,考试时建议论述题加上个人的举例或者见解,这里我只给出书上的理论,仅供参考。
1.政治的定义(理解)——第一章第一节 15页
答: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学习意义(理解)——第一章第二节 18页
答:1、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2、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3、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得根源;4、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
3.利益的含义(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26页
答;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27页
答;利益内含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原因;1、这一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2、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3、它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征。
5.利益的内在矛盾(运用)——第二章第一节 26页
答: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得无限性的矛盾。
;
6.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第二章第三节 34页 答;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4、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7.政治权力的本质及特性(理解)——第三章第一节 37页 39页 答;本质: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利。
特性:1、制约性;2、能动性;3、动态拓展性;4、垄断性。
8.政治权力的作用(运用)——第三章第三节 48页 答:政治权利有3方面的作用:
一、对于政治关系的作用;首先,政治权利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凭籍;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二、对于政治生活的作用:从社会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最后,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得重要内容,它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得规律和发展水平。
三、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第三,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9.政治权利的定义(理解)——第四章第一节 52页
答;政治权利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10.政治权利的特性(理解)——第四章第一节 53页
答: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具有规范性;2、政治权利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3、政治权利是不断发展的;4、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1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运用)—第四章第二节 58页 答: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政治权利是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它体现着这种权利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在阶级社会,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因而总是最大限度地为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提供政治可能。
对于政治权利主体的每个成员来说,政治权利又是他们作为个体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又为政治权力的主体的每个成员实现其利益提供了政治可能。
2、有利于政治生活有序正常进行:政治权利具有的规范性的特性,它以法定形式规划者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愿有序地进行,在阶级社会,它有利于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按照人民的利益要求而正常进行。
3、有利于发挥政治权力主体成员的政治积极性:政治权利是其享有者的法定政治自由,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政治权利的享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因此,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政治权力主体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的条件。在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权利是剥削阶级进行自由、积极的政治活动,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保障。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是人民发挥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必要前提。
4、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规范化、法制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
政治权利的规定和实现,还意味着社会成员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可以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用来进行政治斗争,谋求自己利益,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政治权利则使得广大人民有可能通过政治生活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理解)——第五章第一节 61页
答: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定义可以从4个方面理解;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为了使这些对立面、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4、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13.政党的特征(理解)——第六章第一节 73页
答: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政党是特定阶级进行政治活动的统帅力量;3、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4、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5、政党与政权具有密切相关性。
14.政党的作用(理解)——第六章第一节 76页
答:1、凝聚和集中阶级的利益和意志;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3、领导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15.政治团体的含义及特征(理解)——第七章第一节 80页
答:含义:按照特定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以实现自己利益目标和要求的团体。
特征:1、团体利益的具体性、单一性和有限性;2、政治参与的有限性和针对性;3、组织的非政府权力性和社会性;4、组织成员的群众性。
16.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理解)——第七章第三节 86页 答:1、组织作用;2、参政功能;3、民主监督功能;4、教育功能。
17.政治统治的特征(理解)——第八章第一节 89页 答:1、阶级性;2、强制性;3、秩序性;4、最高性。
18.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理解)—第八章第三节 93页 答:1、传统型的政治统治;2、魅力型的政治统治;3、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19.政治统治的方式(理解)——第八章第三节 94页
答:1、暴力镇压;2、规则强制;3、承担国家社会职能;4、贯彻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价值观,培植高度的政治认同。
20.政治管理的定义(理解)——第九章第一节 95页
答:出于政治统治要求而承担社会职能,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就是政治管理。
21.政治管理的作用(理解)——第九章第三节 102页
答:1、保证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2、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3、保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2.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征(理解)——第十章第一节 104页
答:含义:政治参与是一个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且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特征: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2、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政治参与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进行;4、政治参与的范围包括一切公共政治生活。
23.政治文化的作用(运用)——第十一章第三节 120页
答:1、政治文化规定着政治生活的方向;2、政治文化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3、政治文化影响着社会政治的变革。
24.政治民主的特征(理解)——第十二章第一节 127页
答: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特征;2、政治民主与市场
经济紧密相关;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现方式;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25.政治民主发展的途径(运用)——第十二章第四节 134页
答:1、政治民主的基础建设: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民主的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从民主政治的基础建设开始。这就必须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经济方面,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要努力建立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使之为完善政治民主规则提供借鉴,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
在社会方面,要努力消除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共同体统一程度的提高,并采取措施提高公民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
在文化方面,要努力改造传统文化中与政治民主相抵触的消极因素,通过政治宣传和社会传播媒介的作用,消除不良政治文化,培养和提倡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为政治民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2、政治民主的制度建设: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来说,法制和有关制度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一个国家在确立了政治民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以后,还应进一步和改进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使之有利于人民参与政治,反映其利益要求,实现其政治权利。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政治民主的发展有必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强化公民的政治意识。为此,必须对公民进行民主政治教育。第一,提高社会教育水平,促进公民基本素质的提高;第二,对公民进行基本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教育;第三,把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与公民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使公民切实感到参政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北大网院行政管理 政治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