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
历史
历史10—12课参考答案 第10课至12课 1、( 长平之战 )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定都(洛阳) 3、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 郡县制 ) 4、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氏上: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上:“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南伐越族,修灵渠。 5.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1.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混战局面。 2.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加强了思想控制
6、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公元前221年 ) 7、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
1徭役繁重 2税务沉重 3刑法残暴 (秦始皇) 秦二世更残暴
8、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是( 公元前209年 ),在( 大泽乡 )发动的起义,在( 陈 )建立的政权。
9、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也是作用、影响)是: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 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0、秦末农民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 11、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 ),都城( 长安 ) 1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刘邦起义军 )
13、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发展迅速,史称( 文景之治 ) 14、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办太学
15、汉武帝的大一统的影响:
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局面
16、东汉建立的时间( 公园25年 ),都城( 洛阳 ) 17、东汉中期以后,( 宦官 )和( 外戚 )交替专权,社会十分黑暗。
18、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
19、汉武帝的大一统,在思想方面为他提供建议的是( 董仲舒 ),在政治方面为他提供建
议的是( 主父偃 )
第14课至17课 1、(秦汉之际)时期,(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 3、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之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4、昭君出塞是与( 呼韩邪单于 )和亲, 他们二人对我国有什么贡献:
昭君出塞后,边境安定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二人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来重大贡献
5、西汉时期,人们把现在的(玉门关)和( 阳关 )以西,也就是今天( 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成为西域。 6、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第一次: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第二次:与西域各国通好
7、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之后,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时间(公元前60年),总管西域事物,从此今(新疆地区)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 8、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9、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是(张骞) 10、我国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时期出现的。 (东汉)时期,(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人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11、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地动仪 ),( 张衡 )发明的。 12、华佗的贡献有( 麻沸散 )和( 五禽戏 ) 13、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 《伤寒杂病论》 ),后世尊称他为( 医圣 ) 14、( 蔡伦 )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 15、佛教起源于( 古印度 ),( 西汉末年 )时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 东汉 )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16、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著有( 《史记》 )。 该著作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 黄帝 )到( 汉武帝 )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18至22课复习提纲 1、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作用 2、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作用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3、三国鼎力局面的形成,是形成了( 魏 )、( 蜀 )( 吴 )三权并立的局面。 4、( 公元 220年 ),东汉灭亡。 5、 魏 蜀 吴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国号 魏 汉 吴
6、我国有关于台湾的最早记录是(吴国军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7、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西晋 266年 316年 洛阳 东晋 317年 420年 建康 8、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 ,氐 ,羌 ) 9、四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10、淝水之战爆发的时间是( 383年 ),交战双方是( 前秦 )和(东晋 ),最后(东晋 )取得了战争了胜利。说两个与此有关的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11、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 1.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
2.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秩序比较安定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3、四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了( 北魏 ),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 14、北魏先定都( 平城 ),后迁都( 洛阳 ) 1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包括: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3.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4.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联姻。5.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16、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17、贾思勰是我国历史著名的(农学家),他写有(《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18、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有(《水经注》)一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18、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19、“书圣”是指(王羲之),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绘画艺术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1、我国著名的两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地理 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球体_。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_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定义 形状 长度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圆圈 不相等 经线(又名子午线)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 相等 南北 0°—180°(180°W和180°E重合) 0°经线以__东__为东经(E),以__西__为西经(W); 数值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东经E 西经W 本初子午线划分 自转 公转 指示方向 东西 度数范围 0°—90°,90°N(北极) 90°S(南极) 划分方法 0°纬线以__北__为北纬,(N)以__南__为南纬(S); 数值由_赤道_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表达方式 北纬N 南纬S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 5.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方向 绕转中心 周期 产生现象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自西向东 地轴 1天 昼夜更替,有时差 自西向东 太阳 1年 四季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北半球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6.四季知识归纳 太阳光直射的纬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7、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是 相反 。
8、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__低纬度地区_,30°-60°为__中纬度地区_,60°-90°为__高纬度地区__。
9、地图的三要素:__比例尺__、__图例__、__方向__
10、比例尺 公式: 比例尺=__图上距离__/__实际距离_大小: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_小__,内容较_ 详__;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__大__,内容较__略__。
表示方法: 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数字式比例尺:1:___4000000__(1km=__1000__m=100000cm)
11.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_海拔__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分布__密集___,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___稀疏__,坡度平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见P25)
12、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 高原:海拔较高>__500__m,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 平原:海拔很低<__200__m,地面平坦、起伏小; 盆地:___四周高,中间低__;
丘陵:海拔较低<___500__m,有起伏,坡和缓 ; 山地:海拔较高>___500__m,具有耸立的山峰。 13.海拔:地面某点高出___海平面__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点高出___另一点__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14、地球表面__71%__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__29%___ 概括地说,地球上是__三分陆地,七分海洋____,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__北半球__,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海洋__;海洋大多分布在__南半球__,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__陆地__。
15、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__太平洋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 大西洋_(形状如同“S”);__印度洋_;北冰洋__(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1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__亚洲__、__非洲__、__北美洲__、_南美洲__、__南极洲__、_欧洲__、__大洋洲_(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 最小的大洲是 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南极洲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南极洲 。
17.大洲的分界线亚欧的分界是_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_;亚非的分界是_苏伊士运河_;南、北美的分界是_____巴拿马运河__;
18.海陆变迁的三种方式:__海平面上升_、_地壳变化_、__人类运动__。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七年级上综合复习提纲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