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凉薄之人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 ) 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 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民族团结的原则 D.平等协商的原则 参考答案:A

2.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 ) A.三权分立的关系 B.相互制衡的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相互监督的关系 参考答案:C

3.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宪法修改案须( )提议。

A.1/2以上联名 B.1/3以上联名 C.1/4以上联名 D.1/5以上联名 参考答案:D

4. 我国宪法规定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参考答案:B

5. 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属于(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B

6.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是( )

A.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 B.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 C.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 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 参考答案:B

7.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权力属于(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 D.国务院 参考答案:A

8.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由( )提名。

A.中央军委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委员会 参考答案:C

9.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一般( )举行一次。

中山学文教育成人大专本 科学历火热招生,联系梁老师,QQ:2379965438,电话:0760 88877010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参考答案:B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 A.一届 B.两届 C.三届 D.四届 参考答案:B

11.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普选是在1953-1954年。( ) 参考答案:√

1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时间为1954年9月。( ) 参考答案:√

13.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参考答案:√

14.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参考答案:√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 ) 参考答案:√

16. 宪法的修改,由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 参考答案:√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产生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 参考答案:√

18.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参考答案:√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之前,全国人大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 参考答案:√

20.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 参考答案:√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1.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

A.地方权力机关 B.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C.地方立法机关 D.地方国家立法机关 参考答案:B

2. 县级以上地方人代会代表可以联名向本级人代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的法定人数为( )

中山学文教育成人大专本 科学历火热招生,联系梁老师,QQ:2379965438,电话:0760 88877010

A.5人以上 B.10人以上 C.15人以上 D.20人以上 参考答案:B

3. 省级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代会闭会期间有权任免( )

A.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B.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C.省人民政府秘书长 D.省长 参考答案:C

4. 目前我国乡长、镇长的任免权在( )

A.县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大常委会 C.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D.上级党委 参考答案:C

5. 邓小平指出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符合( )

A.马克思主义观点 B.精兵简政原则 C.市场经济要求 D.中国实际 参考答案:D

6.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在以下机关担任职务( ) A.党的委员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A

7. 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 ) A.6年 B.5年 C.4年 D.3年 参考答案:B

8.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审查与批准权在同级( ) A.党委 B.政府 C.人大 D.人大常委会 参考答案:C

9.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参考答案:A

10.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县级人大代表联名以书面方式提出本级人民政府人员候选人的法定人数为( )

A.40人以上 B.30人以上 C.20人以上 D.10人以上 参考答案:D

11.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代会,须经1/5以上代表提议。( ) 参考答案:√

12. 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中,候选人提名须人大代表20人以上书面联名。( ) 参考答案:√

13.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提名、酝酿候选人的时间不得

中山学文教育成人大专本 科学历火热招生,联系梁老师,QQ:2379965438,电话:0760 88877010

少于两天。( ) 参考答案:√

14. 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的职务是中共县委书记。( )

参考答案:√

15. 决定省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任免的机构是省级人大常委会。( ) 参考答案:√

16. 决定省人民政府代省长人选的权力归属于省人大常委会。( ) 参考答案:√

17. 我国地方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产生方式是由人大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人代会表决通过。( ) 参考答案:√

18.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5年。( ) 参考答案:√

19. 西方国家各政党的主要职能是进行选举。( ) 参考答案:√

20. 地方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 参考答案:√

第三章 选举制度

1. 我国第一次决定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自治县的法律文件是( )

A.1953年选举法 B.1979年选举法 C.1982年选举法修正案 D.1986年选举法修正案 参考答案:B

2. 当代中国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表现为( )

A.无居住年限限制 B.不分种族和宗教信仰 C.无政治条件限制 D.一人一票制 参考答案:D

3. 我国选举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实行差额选举。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

A.1/2至1倍 B.1/3至1倍 C.1/5至1/2倍 D.1/5至1倍 参考答案:B

4. 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当选的基本条件为( )

A.获得全体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 B.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

中山学文教育成人大专本 科学历火热招生,联系梁老师,QQ:2379965438,电话:0760 88877010

C.获得全体选民的过2/3多数的选票 D.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2/3多数的选票 参考答案:B

5. 根据代表法规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非经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指( ) A.乡级以上人大代表 B.县级以上人大代表 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大代表 D.省级以上人大代表 参考答案:B

6. 下列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

A.正在受拘留处罚的 B.正在取保候审的 C.未满18周岁的 D.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参考答案:C

7.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的主持机构是( )

A.上级人大的常委会 B.同级人大的常委会 C.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 D.同级党委 参考答案:C

8.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 ) A.三年 B.四年 C. 五年 D.六年 参考答案:C

9. 根据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的地方公布选民名单的日期是选举日的( ) A.20日以前 B.15日以前 C.5日以前 D.2日以前 参考答案:A

10. 我国宪法和选举法都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 ) A.5000人 B.4000人 C.3000人 D.2000人 参考答案:C

11. 较早出现选举的雅典民主制属于奴隶制民主制。( ) 参考答案:√

12.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 参考答案:√

13. 1953年2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参考答案:√

14. 1979年颁布的第二部《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的投票方法是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 ) 参考答案:√

15. 我国选举法关于选民的条件除了年龄限制外,还有一个是关于政治条件的限制。( ) 参考答案:√

中山学文教育成人大专本 科学历火热招生,联系梁老师,QQ:2379965438,电话:0760 8887701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25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