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SAN网络存储整合方案v2.0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明凈日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目录

1.SAN网络整合需求分析 ................................................................................................................ 3

1.1 SAN网络整合方案背景 ................................................. 3 1.2 辽宁移动网管SAN网络现状 ............................................. 3 1.3 SAN网络整合需求 ..................................................... 5 2.SAN网络方案设计 ...................................................................................................................... 5

2.1 SAN网络整体架构设计 ................................................. 5 2.2 SAN网络分级架构设计 ................................................. 7

2.2.1 Back Bone to Edge Routing ...................................... 7 2.2.2 Inter-Switch Link .............................................. 8 2.3 SAN网络连接原则 ..................................................... 9 2.4 SAN网络安全划分 .................................................... 10 2.5 SAN网络路由设计 .................................................... 12 2.5 SAN网络NPIV设计 ................................................... 12 2.6 Virtual Fabric网络设计 ............................................. 14

2.6.1 VF0路由区域划分 .............................................. 14 2.6.2 VF1核心数据库区域划分 ........................................ 14 2.6.3 VF2 OA财务区域划分 ........................................... 15 2.6.4 VF3应用服务区域划分 .......................................... 16 2.6.5 VF4备份资源区域划分 .......................................... 16 2.6.6 VF5存储资源区域划分 .......................................... 17 2.6.7 Edge Fabric区域划分 .......................................... 17 2.7 SAN网络扩展设计 .................................................... 18

2.7.1导向器端口板扩展 .............................................. 18 2.7.2导向器串接扩展 ................................................ 19 2.7.2 SAN边缘扩展 .................................................. 20 2.8 SAN远距离扩展容灾设计 .............................................. 21

2.8.1业务连续性解决方案 ............................................ 21 2.8.2光纤线路 ...................................................... 21 2.8.3远程连接选择 .................................................. 22 2.8.4线路冗余 ...................................................... 23 2.9 FCIP远距离容灾扩展设计 ............................................. 24 2.10 SAN网络优化管理设计 ............................................... 24 2.11 iSCSI网络设计 ..................................................... 26 3.存储资源池需求分析 ............................................................................................................... 27

3.1 辽宁移动网管存储设备现状 ............................................ 27 3.2 辽宁移动网管存储资源池需求 .......................................... 28 4.存储资源池架构方案设计 ....................................................................................................... 28

4.1 存储资源池基础架构 .................................................. 28

4.1.1物理层面 ...................................................... 29 4.1.2逻辑层面 ...................................................... 29 4.2 存储资源池分级设计 .................................................. 31

4.2.1数据等级分级设计 .............................................. 31

4.2.2数据生命周期设计 .............................................. 32 4.2.3数据备份分级设计 .............................................. 33 4.3 存储资源动态扩展设计 ................................................ 34

4.3.1 Volume Manager扩展 ........................................... 35 4.3.2 Virtual Provisioning扩展 ..................................... 35 4.4 存储资源快速部署设计 ................................................ 35 4.5 存储资源实时保护设计 ................................................ 36 4.6 测试区存储架构设计 .................................................. 38 5.附件........................................................................................................................................... 39

5.1 附件1 存储资源池测试说明 ........................................... 39

5.1.1测试目的 ...................................................... 39 5.1.2测试案例 ...................................................... 39 5.2 附件2 存储资源池验收说明 ........................................... 40

5.2.1验收标准 ...................................................... 40 5.2.2验收内容 ...................................................... 41 5.2.3交付文档 ...................................................... 41 5.3 附件3 存储资源池培训建议课程 ....................................... 42

5.3.1 Brocade Certified Fabric Professional ......................... 42 5.3.2 Exchange 和 SQL Server 在 CLARiiON的集成 ..................... 43 5.3.2 CALRiiON性能工作室 ........................................... 45

1.SAN网络整合需求分析

1.1 SAN网络整合方案背景

实用计算的出现,即以“按需使用”为基础配置信息系统和服务,要求数据中心及其存储联网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改进,以实现实用计算的优势。对于SAN, 这就意味着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整合,并通过存储及网络虚拟化方面的改进提高可管理性。

当今的数据中心SAN可将存储资源整合并分配给一系列运行着高级应用的服务器。 SAN 也可以部署为组织机构的共享基础设施,如业务部、部门或园区。在数据中心, 采用 SAN 的用户正在向一种新的存储模式移植,利用这种实用模式,存储资源也可以像电力、网络服务和冷气一样以“按需使用”的方式供应和使用。

但是,许多大型数据中心通常有几个SAN,每个用于支持不同的应用或机构需求。在这些环境中,SAN一般在彼此之间或与企业中的工作组和中型系统并不集成,主要原因是,并非企业中的所有部门或工作组均需要共享所有的数据,因此,尽管 SAN 从理论上能够扩展到几千个节点,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拥有大量节点的数据中心通常包含多个相互独立的SAN。鉴于上述原因,存储管理对当今的 SAN 管理员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将多个SAN孤岛连接到一起进行数据互通,如何保障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机不受到广播风暴的影响,如何对众多的交换机进行统一的管理,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如何对SAN网络进行快速的扩展部署,如何实现SAN架构的容灾模式,成为当前SAN网络整合中所面临的几大重要问题。

1.2 辽宁移动网管SAN网络现状

在辽宁移动网管中心中已经存在了完整的SAN架构网络,其由1台Brocade 4900B 64口交换机和2台Brocade 4100B 32口交换机组成端口冗余的网络架构。2台32端口交换机相当于1台64口交换机,所有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能够通过这3台交换机设备实现线路的冗余。

其上连接了大约30套应用系统,以及DMX3、CX500、EVA4000等存储设备,端口占用情况比较紧张,目前大约占用94端口,剩余34端口左右。 光纤交换交换机概况: 光纤交换交换机 博科64PORT 博科32PORT(up) 提供厂商 已使用端口 速率 EMC HP 50 4GB/S 21 4GB/S 23 4GB/S 0 4GB/S 表1.2-1

另外还有1台新到货Brocade 4900B 64口交换机总共是2台64口,2台32口交换机。 以上现状表明辽宁移动网管系统的SAN网络现状目前面临着几个待解决问题: 1、端口不足,目前剩余34端口,无法满足今后GEDC项目中大量新增业务系统的接入需求。

2、在今后的扩展中只能以添加边缘交换机的方式扩展,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只能采用交换机自身的端口设置为Eport端口连接,在数据交换需要跨交换机访问时造成带宽资源紧张。

3、SAN网络已经部署为端口冗余方式,端口数量大约在64个,但无法对SAN网络进行逻辑隔离,当某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如果触发广播风暴将影响整个SAN网络的运行性能与状态。

DOMAIN ID 备注 1 3 2 新到货 博科32PORT(down) HP 博科64PORT 4、交换设备过多而没有统一的管理,为管理者带来管理效率问题。 5、数据中心机房存在单点故障,当机房故障没有容灾SAN架构接管业务。

1.3 SAN网络整合需求

通过对辽宁移动网管SAN网络架构的现状分析,以及其目前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得出用户需求,用户需要对现有的SAN架构进行改造。

1、需要实现SAN架构系统的全面整合,实现系统的虚拟化要求。

2、能够在统一的架构下分离不同的业务系统,使各业务系统独立自制并且隔离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广播干扰。

3、能够按业务系统对存储系统进行访问,不同的业务系统访问相应的存储。 4、在业务量剧增时可以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对现有SAN网络快速扩展。 5、在未来本机房可能会作为沈北数据中心的容灾机房,SAN架构需要具备扩展容灾能力。

2.SAN网络方案设计

2.1 SAN网络整体架构设计

在辽宁移动GEDC项目中SAN架构设计方面,我方建议采用core-edge 核心-边缘的架构设计方式。采用2台导向器级别的SAN交换机替换现有的1台64口与2台32口交换机组成的冗余模式架构,作为整个网管系统的核心,整合所有的业务主机、存储系统及带库。整合后的系统结构简单,集中度更高,可减少管理的复杂度并提升业务的运行水平。在架构设计方面要求所有的部件都是冗余的,包括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端口卡、核心交换机内的Virtual Fabric,边缘交换机、存储阵列的前后端控制器、磁盘、磁带库驱动器、服务器HBA卡、光纤链路。以达到整个SAN网络架构99.999%的高可用性。在本次项目中使用中高端存储、交换、备份设备,要求每台设备自身的高可用性可达到99.999%。

总体架构图如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SAN网络存储整合方案v2.0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SAN网络存储整合方案v2.0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56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