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文化对对碰 之三晋文化篇
山西(Shanxi)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文化可以说是黄河文化的一种反应,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山西文化在悠久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我将从XXX、XXX、xxx等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山西。
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山西地区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华夏族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汇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阵地。上古时期,中原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使得北方各民族逐渐融合于华夏族,接受了较为先进的华夏文化。到春秋后期双方的界限几近消失。在明清时期的五个多世纪里,山西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并把商贸活动由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甚至远及今天的蒙古共和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晋商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山西地区的历史演进,联系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下的3.5万处文物古迹,国保单位119处,居全国第一。因此,山西最有资格成为世人了解和欣赏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鲜明特色,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山西历史文化的发展证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既以先进思想为依据,又是新思想的摇篮。 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成为战国法家、纵横家、名辩家和兵家的发源地,也是先秦早期儒家的重要支脉,由此形成蔚为大观的三晋儒学。这些进步思潮同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不仅有相互的砥和激荡,也有相互的补充和促进,共同创造了具有进步特色的三晋文化。
一.晋商文化
在这里我想特别的向大家介绍一下在山西的历史中,创造了极大辉煌成就的一群人------晋商。广东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正是在于他在商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在中国历史上,山西的晋商与安徽的徽商,同样是将生意做向全世界的一群伟大的商人。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
旧时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商界以群体的形式活跃五个多世纪,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他们在清初即创建中国最早的银行———钱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
山西晋商有着官商的特点,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时期、那一地区得以发展起来的。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私、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也就是当时在山西得以实现便利的“物流”。山西商人也很有特点,就算再有钱、再惊天动地,他们也是这块泥土地上的人,他们诚信待人,有很多纯朴的特色。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这可能也是现在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晋商所开办的票号
晋商具有三大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进取精神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晋商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
2、敬业精神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 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如明代蒲州人王氏,“其闾里子弟,受钱本持缗券,以化居于郡国者,肩相摩趾相接也”。 山西商人的商帮
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伙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伙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伙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伙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伙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伙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不过,无论朋合或伙计制,尚是比较松散的商人群体。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伙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分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股份制的实行,劳资双方均可获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商业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了群体作用。
乔家大院
晋商通过商业贸易和金融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中国建筑文化与戏曲文化也有独特贡献。 晋商大院遍及山西全省,其中以晋中的太谷、平遥、祁县、介休、榆次,晋北的保德、大同、浑源,晋东南的沁水、阳城和晋南的临汾、襄汾等县市更为集中。现存的晋商大院以其宏大、厚重、古朴、多样的特色,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特别风采。山西现存的晋商老宅院,规模大,建筑精,品位高,占地动辄几十亩上百亩,屋室少则几十间,多则上千间,结构多为窑洞和楼房的结合体,院子多以长方形为特征,高墙深院,美屋峻宇,亭台楼阁,廊厦榭栏,折射出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的魅力所在。这些建筑物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深化对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
学技术等方面的认识。
平遥古城
晋商老宅是明清晋商的巨额财富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科学技术结合的建筑实物。工业化以前的屋舍建筑,赋予其中的是完全的人工制作,因此每一处晋商老宅都可能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标本或明清北方民居的独有模式。这些建筑的美感、韵律,是许多人沉迷其中的主要原因,祁县的乔家大院就被几代中国建筑师誉为“清代民居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现存的晋商老院中,乔家大院的浑厚,王家大院的恢宏,常家庄园的闲适,渠家大院的清雅,三多堂的坚实??晋商依托山西人文地理环境,营造出山西民居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晋商老院的一土一砖一石一木,一面照壁,一扇门窗,一截烟囱,一段望柱,都蕴涵着主人的生活情调、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主人或建筑者的匠心独运。这些保留下来的晋商老宅院,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商业文化、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客居他乡、联络情感、交流信息、关照生意的重要场所。康熙南巡时就特别感慨道:“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盖寡。”晋商从明代初年开始崛起,到明朝中叶形成气候,再到清代山西商人的贸易经营遍及天下,晋商在故乡留下了一处处有价值的老宅院,在外省也留下了足以让家乡父老骄傲自豪的山西会馆。山西商人在国内经常往来的繁华市镇建会馆,筑戏台,一则招揽客户,联络情感,二则听听乡音乡曲聊解思乡思亲之苦。各地的会馆,屋宇高大,殿舍齐全,华美的牌楼,精巧的戏台,楹联、门匾玑珠满院,石雕、木雕移步换景,成为明清晋商出色经营活动的最好见证。晋商通过山西会馆把明清时期的商业建筑推至一个新的水准。建筑精美的山西会馆,是明清晋商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又一突出贡献。 二.深厚的人文底蕴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著名的军事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
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柳宗元,王之涣,王昌龄,白居易,司马光,米蒂,罗贯中,关汉卿;地图学家裴秀;他们像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现在我想向大家着重介绍关羽这位历史人物。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山西历史文化:晋商、人文、饮食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