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 、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又因闽南信众均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 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
(一)不同时期,不同宗教,不同国家有不同宗教建筑,中世纪的欧洲,大多教堂内部都是幽深阴暗,暗示着人们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向神灵的忏悔,实现与天国交际
在巴西利亚,大教堂则是宽阔明亮,有阳光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光明普度大地洛杉矶的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增加了更多的人性因素在其中。 1我国建筑风格变化与宗教的关系
严格说来,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无宗教的国家,可是中国又是一个宗教混杂的国家,有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有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又有西亚传来的伊斯兰教,明教、基督教、本教、拜火教等也是数不胜数。在无数宗教中影响最大的还是佛教。
2佛教的发展伴随着建筑风格的变化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传入我国,建的第一个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白马寺是重建的。根据文献记载,白马寺的平面为方形,佛塔为寺院中心,仿照印度的形式建造,建筑装饰多为佛像。但中国的建筑与印度的寺庙大有不同,它们庄严雄伟,华丽,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后来又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石窟;北魏著名寺庙永宁寺,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这个时期有很多“舍宅为寺”的情况,像这种寺院一般利用原有的建筑,成为“前殿后堂”的样式;隋唐时期,佛教迅速发展,大多佛寺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方法,佛塔一般建在侧面或另建塔院。唐代晚期,建筑群的核心已经从塔变为殿,佛寺出现了千手千眼观音和十一面观音的造像,晚唐时,寺院有了钟楼的定制;五代时出现“田”字形罗汉堂;宋代律宗寺院出现了专门的戒坛;元、清时藏传佛教流行,但对中原佛教建筑影响不大。明、清时期又建立了以四座名山为圣地的佛教的普法之地。有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寺院的建筑一般采用后墙平顶的样式,而南传的小乘佛教分布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一带,建筑和中原没多大区别。 3道教的发展与建筑风格的变化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中国早期的巫术,后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东汉时期形成正式的宗教。道教建筑没有独特的风格,遵循了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一般为中轴线布局,以殿堂楼阁为主,不建塔和经幢。 4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建筑风格的变化
伊斯兰教是由西亚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因为教义和仪典的要求,建筑与佛、道两教不同。所建寺院称为“清真寺”或“礼拜寺”,在寺中建有召唤信徒用的“邦克楼”或“光塔”,还有供膜拜者净身的浴室。大殿内没有造像,只有供参拜的神龛。建筑装饰纹样也只有《古兰经》得经文和植物、和一些几何形图案。后来受外来影响,建筑增加了外来特征,如高耸的光塔、葱头形的尖拱门和半球形的穹隆结构。从广州的杯圣寺、元代重建的泉州清真寺得以证明。再后来的清真寺大多采用了中国的建筑形式。如西安化觉巷的清真寺和北京牛街清真寺。只有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基本保持本民族的特点,没有跟随汉族地区的中国化而改变。 后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出现了多元化形态的发展,现代建筑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来满足着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求,但无论怎样发展,建筑艺术始终离不开宗教意识。在国外,宗教是他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之而然,精神感召,是宗教的灵魂所致,古往今来,无论是原始建筑时期还是近现代建筑时期,宗教精神贯穿数千年不变,并不断发展壮大,虽然在一些时期宗教发展受到阻碍,处于低迷,但从历史来看,宗教发展如泡茶,有沉有浮,这个过程还将不断反复。因为时间的洗礼,使人们倍感宗教建筑之美丽庄严。并使之成为艺术,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成为人们重现历史的重要物质文献。宗教建筑也是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最能反映当时的建筑文化,是全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国的宗教建筑带有浓郁的本土特色标志,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成为不同时期的独特的标志性建筑,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不同时期的艺术体现,在
国家文物保护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宗教建筑,总而言之,宗教与建筑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