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40《自然地理学(一)》答案 - 图文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3 本文由萝莉病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不稳定状态 B.稳定状态 C.中性状态 D.绝对稳定状态

12.典型一型冷锋过境时,依次看到的云是( A )

A.雨层云、高层云、卷层云、卷云 B.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 C.积雨云、高层云、卷层云、卷云 D.雨层云、高层云、卷层云、卷积云

13.有关气旋的正确叙述是( B )

A.中心气流下降 B.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C.中心气流上升 D.过境时多晴天

14.春季季节晴朗夜晚容易出现霜,这是因为( A )

A.晴朗无云,地面有效辐射增大 B.晴朗无云,地面有效辐射减少 C.云能吸收地面辐射 D.云能吸收太阳辐射

15.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之一是( B )

A.春温比秋温高 B.春温比秋温低 C.秋温比春温低 D.春温和秋温相似

16.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 C ),它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E ) A.地面辐射差额 B.地面净辐射 C.地面有效辐射 D.地面长波辐射

E. 地面温度 F.浅层地温 G.深层地温

17.因为山顶、山坡、山谷的气温日较差是( B ),所以出现霜冻最多的是( F ) A.山顶>山坡>山谷 B.山谷>山坡>山顶 C.山坡>山顶>山谷 D.山顶 E.山坡 F.山谷 18.暖锋的锋面坡度为( C ),锋附近的降水现象主要发展在( E ) A.1/80 B.1/100 C.1/150 D.1/200 E.锋前 F.锋后 G.锋前后

19.冬季北半球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 C ),这是因为( E )的缘过 A.凸向赤道 B.凸向海洋 C.凸向极地 D.冷暖洋流影响 E.海陆热力差异 F.东西风环流

20.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的对流云多属( C ),降水的性质为( E ) A.地形云 B.波状云 C.积状云 D.层状云 E.阵性的 F.连续性的 G.间歇性的

21. 雨热同季是( C)的特征,主要分布在( H )地区。

A.地中海气候 B.干湿季气候 C.季风气候 D.大陆性气候 E.南美洲 F.欧洲西部 G.非洲 H.东南亚

22. 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降水是我国主要的雨带,它位于副高的( B),我国梅雨出现在(F)地区。

A.西南部 B.西北部 C.东北部 D.南部 E. 黄河流域 F.长江中下游 G.长江以南 23. 台风多发区主要在( A )上,出现的主要时间是(G ) A.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印度洋

D.6—8月 E.4—7月 F.5—8月 G.7—10月 24. 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的地区是( C )

A.美国的圣迭戈 B.挪威的卑尔根 C.英国的伦敦 D.意大利的罗马

25. 美国西海岸附近的洋流有( B )

A.拉布拉多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 水圈 、 陆地表面 、 冰雪圈 、 生物圈 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气温的非绝热变化主要通过传导、 对流 、辐射、蒸发与凝结、 湍流(乱流)五种方式进行的。

四、判断题(每题1分)

1.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 ) 2.自然界中水汽不是呈永久性气体存在的气体。(√ )

3.由于山谷空气受热不同,山区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山风。( × ) 4.极地海洋气团就是北极的北冰洋形成的气团。( × )

5.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曲率大的水滴比曲率小的水滴蒸发快。( √)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

1.在图中标出山谷风的环流方向并解释原因。 答案 谷风 山风 :

原因:因白天山顶比山谷升温快,山顶上方气流做上升运动,使得气流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晚则相反,夜晚山顶比山谷降温快,山顶上方气流做下沉运动,使得气流从山顶吹向山谷形成山风。

2.写出地面辐射差额公式,并注明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Rg=(Q+q)(1-a)-F0

式中(Q+q)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即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a为地面对总辐射的反射率;F0为地面的有效辐射。

3.何为地转风,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自由大气

等压线平行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 4.从温压场配置的垂直剖面图,分析该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特点、成因及类型。

等压面 等温面

冷中心与低压中心对称配置 中心气压阶小,周围大 愈高系统愈强

5.绘图说明山谷风的形成。

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热力因子形成的,白天因坡地上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谷地上面较冷的自由大气,由于补偿作用从相反方向流向谷地,称为反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 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面向山顶上空分流,称为反山风开民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6.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分布及特征。

参考: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分布在40-60度大陆西岸,终年下雨均衡,气温温和。

7.在图中标出海陆风的流向并解释原因。

陆地 陆地

海洋 海洋

标明环流方向 说明原因

8.水汽发生凝结(华)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和满足凝结条件? 参考:

水汽凝结或凝华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二是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湿性微粒物质,它们比水汽分子大得多,对水分子吸引力也大,从而

有利于水汽分子在其表面的集聚,使其成为水汽凝结核心。大气中,凝结核总是存在的。能否产生凝结,取决于空气是否达到过饱和。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是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少饱和水汽压,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当然也可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因此促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过程有:暖水面蒸发和空气的冷却。

9.何谓热成风?当有暖平流出现时风随高度如何变化? 温度引起的上下层地转风矢量差 随高度风向变化

10.简述焚风是怎样形成的。

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做焚风。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照干绝热直减率降温,到达凝结高度时,水汽凝结;气流继续上升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气流翻越山岭后沿山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升温,这样过山后的空气温度比山前同高度的气温高得多,湿度也小的多,形成干热风。

11.简述东亚季风的成因.

由于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位于两者之间的东亚地区海陆气温的对比和季节变化都很明显。

冬季,亚洲大陆为蒙古高压所盘踞,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就成为东亚地区的冬季风,由于所处高压部位不同,由北向南依次为西北风、北风、东北风。由于蒙古高压比较强大,由陆向海,气压梯度大,风力较强。

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上副高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偏南风就成为东亚地区的夏季风;此时气压梯度比冬季小,故夏季风比冬季风弱。

12、简述热带季风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参考:

(1)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内陆的风影响,天气干冷;夏季盛行来自低纬海洋的风影响,天气炎热多雨; (2)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纬度10度到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雷洲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大部,印度半岛,菲律群岛;

(3)待征:热带季风发达,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受热带大陆气团近控制时,降水稀少,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时,降水丰富,年降水多。 13、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布及特征。 参考:

(1)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 (2)分布在马来群岛、刚果河流域、亚马逊河流域 (3)待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

1.以北纬40°-60°非季风区为例,分析大气环流与洋流共同作用对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环流:温带西风带、大洋漂流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2.简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规律及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参考答案:平均而言,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而江淮流域处于高压控制下,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7月中旬后,华南又出现一次雨期。从7月下旬到8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从9月上旬起副高脊线开始南撤,降水带也随之南移。

3.——4答案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40《自然地理学(一)》答案 - 图文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40《自然地理学(一)》答案 - 图文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83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