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3 本文由彼岸雨露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远航教育培训学校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 组成。其中 是由 、 、 、 、 组成的,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人体为什么要进行呼吸活动?

答: 知识点二:呼吸道的作用

1、鼻:①

② ③

2、咽:是 和 的交叉通道。

3、喉:①喉的软骨——— 会厌软骨

②喉肌: ③喉腔:

4、气管和支气管:

总括:呼吸道的作用:

知识点三:呼吸道卫生 1、 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2、 正确发声

小结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 )

A、喉和气管 B、呼吸道和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D、气管、支气管

2、痰液中往往含有进入人体的灰尘和细菌,它形成于( )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D、肺 3、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4、下列不具有清洁空气功能的器官是( )

A、鼻 B、咽 C、气管 D、支气管

1

远航教育培训学校

5、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顺序是 ( )

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

C、鼻.咽.口腔.喉.气管.支气管 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ABCD 6、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口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7、下列不是鼻的功能的是 ( )

A、鼻腔黏膜内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寒冷的空气 B、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清洁进入人体的空气

C、鼻腔内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湿润进入体内的干燥的空气 D、鼻是气体进入肺的唯一的通道 8、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 ( )

A、以免污染地面 B、痰里含有大量的病菌 C、痰里含有大量的真菌 D、气管内分泌的黏液脏 9、感冒时常常感觉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鼻涕量增多

C、鼻腔黏膜充血 D、环状软骨扩大

10、下面关于呼吸道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

C、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呼吸道可以清洁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 11、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 )

A、有“C”形软骨支架 B、肌肉较松驰 C、气管壁较硬 D、周围有肌肉牵拉 12、女高音歌唱家的声带特点是 ( )

A、较长 B、较短 C、较宽 D、较窄 1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

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杀死细菌 B.鼻黏膜有纤毛,能阻挡细菌

C.鼻黏膜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 D.鼻腔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14、呼吸道黏膜上的毛细血管和下列哪项呼吸功能直接有关? ( ) A、湿润吸入的干燥空气 B、过滤尘埃

C、气流畅通 D、湿润吸入的冷空气 15、北欧人的鼻子较大,作用是 ( )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使鼻腔较长 D、使鼻毛较多

二、识图作答

1、下图是呼吸与吞咽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填出各部分的名称

1 2

3 4 1 5

(2) 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通道。 2 (3)吃饭时说话,容易造成 误入气管。 4 (4)如果这是一个成年人的喉部侧面图,请你猜

猜,是男人还是女人,说明原因?

5

2

3 远航教育培训学校

2、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它的作用是 _____ 的场所。

(3)填写图中的结构【1】 【2】 【5】

同3、4一起构成 ,它的作用

3、有人说,只要坚持用鼻呼吸,就可以不怕空气污染。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说理由?

第二节:发生在肺里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 运动 吸气 呼气 肋间外胸廓前后肺容积 肌、膈肌 径、左右径 肺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3、测量胸围差

知识点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原理

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小结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厘米,这个人的胸围差是( ) A、2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D、12 厘米 2、下列有关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

3

远航教育培训学校

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

C、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液分布,所分泌的黏液可以黏住灰尘

3、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4、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5、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6、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线粒体 7、胸廓的上下径的缩小有关于( )

A、膈肌的收缩 B、膈肌的舒张 C、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8、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 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 9、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 ( )

A、肺的扩张和回缩 B、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D、肋骨和胸骨的运动 10、当吸气刚刚结束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 )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不确定

11、下列关于肺泡适宜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肺泡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 C、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上皮细胞 D、肺泡壁是由软骨支撑 10、呼吸肌的舒缩的结果实现了(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的通气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体内的气体交换

12、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 A. 肋骨上举,膈舒张而上升 B. 肋骨上举,膈收缩而下降 C. 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 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16、关于呼吸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B、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C、推动各种生命活动 D、其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17、人体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张,同时呼吸肌的活动状态是( ) A、膈肌和肋间外肌都舒张 B、膈肌和肋间外肌都收缩 C、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 D、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 19、下列过程中,能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是( )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20、氧气从肺部扩散入血后,绝大部分( )

A、与静脉血结合 B、与动脉血结合 C、与血红蛋白结合 D、与白细胞结合

4

远航教育培训学校

21、氧和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的实质是( ) A、氧和二氧化碳分子一对一的交换 B、氧和二氧化碳完全的位置交换

C、氧和二氧化碳各自扩散,直到平衡 D、肺泡内和外界气压的平衡

22、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 )

A、肺泡内 B、血液里 C、心脏 D、细胞里 23、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2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 ) A、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 B、呼吸深度增加

C、胸围差加大 D、呼吸肌收缩力增加

二、综合题。 1、看右图回答:

(1)该图是 (2)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

含 多,含 少。

(3)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由 构成,

有利于 交换。

2、下面三幅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潜水游泳三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

(1)曲线1表示的是( )状态,此时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 )。 (2)曲线2表示的是( )状态,此时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 )。 (3)曲线3表示的是( )状态,此时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 )。 (4)曲线( )消耗的氧气最多。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86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