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美丑唱真爱《巴黎圣母院》撼心灵
【设计思路】
1、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的《艺术》(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巴黎圣母院》改编自法国名著的同名音乐剧,在基本音乐剧框架中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巧妙地将美声唱法和摇滚乐有机地联系起来,动人的旋律令人百听不厌;伴舞的演员中有声名显赫的YAMAKASI七人组合(卢贝松电影《企业战士》的联合主演),舞者在貌似简单的布景下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观众展示了戏剧冲突;强烈的音响效果和精心设计灯光布景相配合。
2、强烈而具有震撼力的现代音乐,极具视觉效果的舞台布景,尽情投入的表演,生动的表达出了原著中对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对教会人士邪恶行径和贵族卑劣的精神道德的抨击、对人道主义仁爱精神的颂扬。巴黎圣母院剧中角色与场面充满对立及冲突:倾慕与狂恋,誓言与背叛,权利与占有,宿命与抗争,原罪与救赎,沉沦与升华,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建构成一部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悲剧史诗,跨越时代潮流与文化藩篱,开创当代音乐剧的新纪元。
3、近年来,音乐剧的风潮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喜欢上了这种介于古典与流行之间的艺术表演形式 ,苦于高昂的票价以及极少作品在国内的上市,学生只能通过媒体网络来欣赏和了解。
4、作为艺术课程的出现,学生会对这部作品产生极大的兴趣,相信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赏析,能够更加了解音乐剧这一艺术表演形式。
5、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主,通过文学影视作品的自主学习,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原著精神,利用音乐剧这一形式体会原著中的人文主义情怀。
【单元教学目标】
1、 欣赏片断,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寻找作品中表现的深刻的人生哲学,进而体会作品中人性的美丑善恶。
2、 感受作品中舞美风格,了解人物造型、灯光运用以及人物表演技巧,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创作风格。
3、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从中发现社会的现象本质,在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寻找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对雨果作品中体现的时代风格做进一步的探索。 【课时安排】3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巴》片段欣赏 教学内容 通过《卡西莫多》、《吉普赛女郎》、《愚人庆典》 等片段欣赏,感受音乐剧中音乐、舞美及表演形式等 特点,体味作品中揭示的人性的美丑善恶。 第二课时 片段欣赏及拓展学习 欣赏片段《解放》、《你会毁了我》、《美人》。
探究社会现象,体味雨果作品反应的时代特点。 第一课时《巴黎圣母院》片段赏析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片段欣赏,感受音乐剧中音乐、舞美,表演形式等特点。
2 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心理变化,体味作品揭示的美、丑、善、恶。 3 增强审美体验,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针对卡西莫多这一人物的分析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早期)——雨果
说明: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 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 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 人物性格分析(出场人物介绍)pp 二、 片断欣赏 愚人庆典 第一次讨论:卡西莫多的美丑
说明:第一次的讨论仅仅是建立在学生对于剧中人物的形象的第一次判断, 理论上上讲第一次的判断标准是非常浅显易懂的。重点在于这样的技巧设计学生是不是会买账。因为他们相信卡西莫多的美丑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三、片段欣赏 卡西莫多
第二次讨论:卡西莫多的美与丑 四、欣赏片段 吉普赛女郎 讨论:艾丝米拉达的美。
五、 探究课题
课题一:什么是音乐剧?
课题二: 雨果。 (注:生活背景,主要作品)
学生自主学习下节课展示
六、小结:
什么是音乐剧?它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的古典乐迷以及流行乐迷。对于这些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它是比较陌生的艺术形式。随着改革开放,音乐剧其实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我们身边。《猫》、《悲惨世界》、《剧院魅影》、《狮子王》等等已经在上海大剧院里上演。学生已经对这种艺术形式有些了解,但仅仅是局限在视听上。对作品的本身、创作的背景知之甚少.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巴黎圣母院》这部音乐剧自上演以来已经打破了出自同一作者
(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音乐、舞蹈、舞美、音响等等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抓住一条主线,即爱斯米拉达的经历,
故事中的所有角色都是围绕她而展开的。片段欣赏中,让学生学会抓住歌曲的“主题”,增加记忆。对课题一、二、的探究学习会加深学生(从音乐的角度)理解文学名著。由此对原著产生更大的兴趣。其实在本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次很大的挑战。音乐剧还不能够完整再现故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建筑作为切入口,以课题研究、音乐主题动机为学习目标,告诉学生,音乐剧其实并不是一门很难懂的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看到、欣赏到它。比如像流行歌曲,影视等等都有音乐剧的影子。以艺术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们懂得,在领悟国外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我国文化艺术未来的命运。在启发式、引导式的帮助下,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弘扬人文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欣赏的过程中由浅入深,慢慢地激发学生渴望了解这门艺术,探究这门艺术的信心。
第二课时《巴黎圣母院》片段赏析及学生研究展示
教学目标:
1 继续通过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片段欣赏,感受音乐剧中音乐、舞美,表演形式等特点。
2 通过片段分析剧中人物心理变化,体味作品揭示的美、丑、善、恶。 3 增强审美体验,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片段《美人》的人物分析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研究课题展示
二、 片段欣赏《解放》、《你会毁了我》
讨论:1、吉普赛人的生活象征了哪一种人。 2、弗罗落的美丑人生。
说明:作为游牧民族吉普赛人居无定所,歌曲中表达了他们渴望自由、渴
望获得接纳,渴望回归的一种迫切心情。作为主教的弗罗洛,则代表了那
些表面冠冕堂皇,实则内心丑恶,心理扭曲的一部分人。
三、 片段欣赏《美人》人物分析 学生讨论 人物 对爱丝米拉达的态度 菲比斯 弗罗洛 卡西莫多
说明: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小结。
这部作品用音乐剧的形式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这部巨著的独特魅力,同时使我们了解的法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以及黑暗,对于我们来讲,应该能够从中感受到人性的价值,对美丑善恶的理解。 五、拓展研究学习
1、《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
2、从文学角度、电影作品角度谈你了解的《巴黎圣母院》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二第一学期 跨越美丑唱真爱《巴黎圣母院》撼心灵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