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程》的关规定。
A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B.风速及温度 C.每人供风量 D.瓦斯抽放量
4.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的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A.风门 B.矿井 C.采掘工作面 D.采区
5.《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煤矿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下列哪些属于《特别规定》所列举的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
A.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B.瓦斯超限作业
C.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D.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E.正常运行
F.其他
6.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 )。
A.供人员呼吸 B.防止煤炭自然发火 C.冲淡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D.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E.提高井下的大气压力
7.在煤矿井下,瓦斯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A.有毒性 B.窒息性
C.爆炸性 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E.煤与瓦斯突出
8.在煤矿井下,瓦斯容易局部积聚的地方有( )。
A.掘进下山迎头 B.掘进上山迎头 C.回风大巷 D.工作面上隅角
9.在煤矿井下,H2S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A.有毒性 B.窒息性
C.爆炸性 D.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E.使常用的瓦斯探头“中毒”而失效 10.影响矿井气候条件的因素有( )。
A.温度 B.压力 C.湿度 D.风速 E.瓦斯浓度 11.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关系到( )和国家形象。因此,必须把安全生产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来对待。
A.职工切身利益 B.社会稳定 C.企业形象 D.政府形象
12.我国煤矿多为井工开采,作业地点经常受到( )有毒有害气体和破碎顶板的威胁。
A.水 B.火 C.瓦斯 D.矿尘 E.光照不足
13.井工煤矿的特点是:作业地点( ),地下开采技术复杂,生产环节多,工作面不断移动,地质条件常有变化。
A.空间狭窄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D.环境条件恶劣
14.煤层顶板冒顶事故能使采煤工作面及巷道( )。
A.垮落 B.生产中止
C.压毁设备 D.造成人员伤亡 15.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煤层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 B.煤层顶板下沉量变大 C.支柱所受载荷普遍增加 D.煤壁片帮
E.煤层顶板发生台阶下沉
16.如一时不能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则可以利用( )向被埋压或截堵的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A.压风管 B.巷道 C.水管 D.打钻
17.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必须( )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A.由外向里 B.由里向外 C.加强支护 D.开掘通道
18.在冒顶事故抢救处理中,必须有( ),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并且注意检查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A.专人检查 B.安全检查工检查 C.监视瓦斯 D.监视煤层顶板 E.监视有害气体
19.在顶板事故抢救中遇有大块岩石时,不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如果威胁遇险人员时,则可用( )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险人员。
A.千斤顶 B.锤打 C.起石器 D.撬棍 20.上止血带时应注意( )。
A.松紧合适,以远端不出血为止 B.应先加垫 C.位置适当
D.每隔40 min左右,放松2~3 min 21.心跳呼吸停止后的症状有( )。
A.瞳孔固定散大 B.心音消失,脉搏消失 C.脸色发绀 D.神志丧失
22.按包扎材料分类,包扎方法可分为( )。
A.毛巾包扎法 B.腹布包扎 C.三角巾包扎法 D.绷带包扎法 23.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 )。
A.将伤员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B.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 C.将伤员的头侧过 D.清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异物
24.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减尘、
降尘措施。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 )、通风防尘、喷雾洒水、刷洗岩帮等。
A.煤层注水 B.湿式打眼 C.使用水炮泥 D.旋风除尘 25.拨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清( )。
A.受伤的人数 B.患者的伤情 C.地点 D.患者的姓名 26.外伤急救的技术有( )。
A.止血 B.包扎 C.固定 D.搬运 27.判断骨折的依据主要有( )。
A.疼痛 B.肿胀 C.畸形 D.功能障碍 28.在煤矿井下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有( )。
A.耳听 B.眼视 C.晃动伤员 D.皮肤感觉 29.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的方法有( )。
A.担架搬运 B.单人背负 C.双人徒手搬运 D.汽车搬运
30.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遇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A.停止作业 B.采取措施 C.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D.发出警报
31.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 )、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A.挂红 B.挂汗 C.空气变冷 D.出现雾气 E.水叫 F.顶板淋水加大 G.顶板来压 32.煤炭自燃的条件是( )。
A.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 B.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 C.积聚氧化生成的热量,使煤的温度升高
D.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33.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A.足够的氧气 B.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C.煤尘达到爆炸浓度 D.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三、判断题
1.过滤式自救器只能使用1次,用后就报废。( )
2.佩戴自救器脱险时,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 ) 3.隔离式自救器在使用中外壳体会发热,当感到呼吸温度高时,可取下鼻夹和口具。( )
4.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是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 ) 5.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劳动时休息的设施。( )
6.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调度室,立即发出警报并撤人。( )
7.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 8.如果有防水措施,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
9.局部瓦斯积聚是指在0.5 m3以上的空间中瓦斯浓度达到1%。( ) 10.井下不得带电检修与移动电气设备。( )
11.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
12.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戴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 )
13.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垮落、冒顶事故,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 )
14.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避灾静卧,等待救援。( ) 1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 )
16.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露出。 ( ) 17.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可以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 )
18.对被埋压的人员,挖出后应首先清理呼吸道。(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主提升机司机题库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