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字学课件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3 本文由方寸月光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0年,何九盈《汉字文化学》从二元(表达、造字)化表达机制出发,提出表意、形声、假借三书说,即造字表达分为表意类、形声类,借字表达为表意类。

2.3.2 “新六书”说 1994年,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提出现代汉字的“新六书”:会意(尖 宝 林)、形声(株 肤 氮)、半意符半记号(布 鸡 炉 缸)、半音符半记号(华 巩)、独体记号字(方 乐 书 专)、合体记号字(鼎 鱼 杂 燕)

2.3.3 “新四书”说

2001年,张玉金、夏中华《汉字学概论》根据字符构成方式提出了包括表义法、表音法、音义法、记号法在内的“四书”,并指出“这四书足以囊括从古至今人们所创造的所有文字。四书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一般说来不会再有兼类情况出现。”

2.3.4 十一种构型模式

2002年,王宁在《汉字构形学》中,提出了对汉字的十一种构形模式

她把构件作为汉字的构形单位,构件在构字时呈现出表形、表义、表音、标示四种构件功能,具有四种功能的构件分别叫做表形构件、表意构件、示音构件、标示构件,而对于丧失了构意功能的构件称之为记号构件。根据汉字的合成情况及构件在构字中的四种功能,归纳出十一种构形模式。

全功能构件+0 零和成字 (甲)羊网(现)兼更 独体字 象形

表形构件+标示构件 标形合成字 (篆)刃寸旦甘 准独体字 指事

表意+指示 标义合成字 (篆)小音太 准独体字 指事

示音+标示 标音合成字 (甲)旬少干白 准独体字 形声

表形+示音 形音合成字 (甲)凤鸡星(篆)齿 合体字 形声

表义+示音 义音合成字 (甲)贞(篆)普(现)跳 合体字 形声

示音+各类构件 有音综合合成字 (甲)渔春 合体字 形声

表形+表形 会形合成字 (甲)降陟(小篆)兆益 合体字 会意

表形+表意 形意合成字 (小篆)興爨東闖 合体字 会意

表意+表意 会意合成字 占解匠从 合体字 会意

各类构件+(无表音) 无音综合合成字 (篆)葬盗 合体字 会意

王宁提出上述模式有三个前提:

(1) 汉字是表意文字

(2) 汉字有理据,可以溯源至显示理据的形体 (3) 汉字具有系统性

问题:三书、四书、六书哪一种更为合理?为什么?

十一种模式有音综合合成与无音综合合成与其他九种模式是否有关系?

2.4 汉字的说解

2.4.1 汉字具有可说解性

(1)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反映字义,因而遵循构字方法可对汉字进行说

解、;

(2) 小篆字系可用传统六书说解,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隶书、楷书的繁

体字形与简体形式也可用一定方法说解;

(3) 每一类汉字,其构件和字音、字义之间都有特定联系。这种联系叫做“理

据”、“字理”。看到一个汉字,能够从其构件的功能、意图、组合方式等方面悟出字音和意义,理解它代表的词或语素,这样的字叫有理据;反之,就是无理据(假理据)

2.4.2 假理据说解举例 王安石《字说》:“波者,水之皮也。”“笃者,以竹鞭书也。” 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谢,是用话(言)、姿势(身)、手势(寸)去表示一个动作。” 饿:我要吃饭

果:树木种在田里

春:多(三)人出来晒太阳

温:太阳照在器皿里,水就变温了 裕:有衣有谷就富裕了

2.4.3 假理据说解剖析

(1) 没有把我构件在正字中的功能

笃 波 饿 谢 是形声字却被当做会意字说解,把表声部件“皮 马 我 射”当做表意部件

(2) 没有了解构件所承载的造字意图 果:合体象形却被当做会意字说解,错解了上部表形构件的原初意图,当做“田”来看

(3)没有弄清汉字形体演变的事实

春:本是形声字,因隶变导致形体改观而被当做会意字说解 (4)没有掌握构件组合成字的方式

温:本是形声字,由构件分层次组合而成,却被当做平面组合 (5)没有考虑汉字简化的因素 裕:形声字,“谷”是声符,“粮食”义的字本作“榖”,简化为“谷”

2.4.4 汉字戏说及其他

1、为了某一目的,有意歪说汉字 《世说新语·简傲》:吕安在嵇康家门上题写“凤”字(讥讽) 辜鸿鸣:“妾,立女也,立以供男人倦时做手靠也。”(嘲笑) 2、不顾字源,借字发挥 生一个“双胞胎”,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就是“好”呀!(要求多生孩子)

官有两个口,而民只有一个口 理 斜王旁 法 水分占了一半 3、字谜、测字、对联

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个人,流了四滴水(照) 宋文宗测“春”,谢石:“秦头太重,压日无光” 抗战,教师抗议国民党克扣教育经费:“欠食饮泉,白水何足饱,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3、析字杀人(文字狱)

清·雍正 江西考官查嗣庭以《诗经》“维民所止”为题,诬“雍正去头”,满门抄斩

态度:视戏说为一种汉字文化现象,不能与例句混同

问题:“教”左“孝”右“文”,“孝”上老的一半 下边是子 “宿” 一个房子里有一百个人 该分析对吗?为什么?

第三章 汉字结体过程中的系统化

汉字形体发展的趋势:由个体走向群体,由独体走向合体,由图形化走向符号化。在此过程中,系统化特征逐渐形成。其表现是:

(1) 字群部首化 (2) 构件位置固定化 (3) 构件变异规律化 (4) 构件关系层次化 说文解字——文为独体,字为合体 ..日 月 象形字:图形化很浓 简化后:符号化很浓

1 字群部首化

早期汉字结构规律性不强,没有形成同一构件统属众多汉字的情形,第二章的表意阶段和假借阶段就是如此。随着人们的系统化意识增强,汉字进入形声阶段。形声字大量产生是从小篆开始的。许慎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说文》中首次使用“部首”统帅汉字

系统化——形声字——部首

小篆中的形声字集中反映了部首 汉字已经系统化

《说文》9353个汉字,分为540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一个共有的意义构件统

帅,这个构件就是部首。

如:練、縷、絮、絆 等從“系”

罩、罕、羅、罟 等從“網”

有了部首之後,當人們造新字時,反其道而行之,為同一類詞立定一個共同的意義符號,然後配以其他構件,如:“馬” 馭、馱、馴 “氣” 氖、氧、氮

2 構件位置固定化

小篆以前的漢字構件位置不太固定,同一意義構件寫法各異,小篆開始調整構建位置,使同一功能的構建位置大體相同。

甲骨文、金文、小篆中的:沚、泳、沉、洋、濤、涉、淵?? 同理,原來一些上下結構的字,楷體中把意義構件調整為左置。 如:鞍、鵝、慚、峰、稿、略、胸??

3 構件變異規律化 同一個漢字,當其單用時為一個樣態,進入合體字作為一個構件時為另一個樣態,這就是說構件發生變異。而變異具有一定規律性。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隸變之後,如:水、火、食、金、手、心、衣、肉、刀、邑(右耳朵)、阜(左耳朵)??

4 構件關係層次化

合體字的構建組合有兩種方式:

① 平面式:兩個以上構件一次性組合成字,放置在一個平面上,構件不分先後,字義由幾個構件共同反映出來

② 層次式:構件逐層累積起來,各部件有先後順序,字的意義不是一次性體現出來,而是逐級生成。如:“萌”、“激”、“灝”

一般說來,越是早期漢字,平面組合越多,越是晚期出現的漢字,層次組合越多;兩個層次由三個構件構成,三個層次由四個構件構成,四個層次由五個構件構成

問題:構件與偏旁部首有何異同?舉例說明 激、灝的層次分析

第四章 漢字形音義關係的集中表現形式

一 古今字

1 含義:一個字在使用過程中,記錄的意義增多,爲了有效地區別意義,就在原字的基礎上增加或改變偏旁造成新字,使原字與新字各承擔一部份意義。原字稱為“古字”,新字稱為“今字”,合稱為“古今字”。

如:說——悅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孟嘗君不說,曰:‘先生休矣’!”

《孫子·火攻》:“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 《韓非子·喻老》:“桓信又不悅。” 《報任安書》:“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2 古今字的類型

① 詞義引申使得古字分化出今字,古字表示引申義,今字表示詞本義 例:文——紋 《說文》:“文,錯畫也。”即紋身,引申為文采,文化義。爲了區別,就在原子上加“系”,構成“紋”表“錯畫”義,原字表引申義。 丞——拯 益——溢 要——腰 共——拱 止——趾 景——影 ② 詞義引申使古字分化出今字,古字表示詞本義,今字表示引申義 例:竟——境《說文》:“竟,樂曲盡為竟。從音兒聲。”引申為邊境。《左傳·宣公二年》:“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後來,這一意義寫作“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與燕王會境上。”《說文新附》:“境,疆也,從土竟聲。”

如:昏——婚 取——娶 知——智 見——現 家——嫁 告——誥 赴——訃 解——懈

③ 文字假借使得一個字記錄的意義增多,古字分化出今字,古字表示假借義,今字表示本義。

例:燃——然《說文》:“然,燒也。”《孟子·公孫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然”被假借作指示代詞“這樣”、連詞“然而”,人們在“然”上增加“火”旁構成“燃”,表示本義。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同理:莫——暮 衰——蓑 其——箕 章——樟 利——痢 匡——眶 云——雲 辟——避劈僻闢

二 同形字

1 含義:原本不同的字,彼此不存在意義假借或引申關係,僅是偶然字形相同,叫同行字。即形相同而字不同。 如:姥(mǔ)——姥(lǎo) 姥mǔ 會意字,從女從老

① 老婦 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三:“姥,今以女老者為姥也。”《廣運》:“姥,老母,或作姆,女師也。”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世說新語·假譎》:“未至十餘里,有一客姥,居店賣食。” ② 婆婆 丈夫的母親。《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樂府詩集·琅琊王歌辭》:“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

姥lǎo 形聲字,從女老聲:

姥姥:①近代北方一些地區稱外祖母;②對老婦人的敬稱,《紅樓夢》:“劉姥姥”

③舊時稱接生的婦女

3 同形字的類型

① 來源相關的同形字:就是指用同樣的字符表示幾個義相關音不同的詞。這種情況在漢字早期形態中較為常見。 例:“□”在甲骨文中既是“帚”又是“婦”。 “□”既是“靈”又是“喪”。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文字学课件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文字学课件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91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