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板精馏塔分离能力的测定
一、实验预习问题
1、什么是全回流?全回流操作有哪些特点? 答:(1)、全回流就是指塔顶上升蒸汽冷凝后,全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无产品取出,D=0,回流比R=L/D=∞。
(2)、 全回流操作的特点:全回流时分离效率高,回流比最大,所以全塔无精馏与提馏之分,分流速度慢 ,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最少。
2、塔釜加热对精馏操作的参数有什么影响?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何处?与回流量有无关系?
答:(1)、 塔釜加热对塔顶气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高,塔釜液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低,对精馏有利。并且会改变上升蒸汽的量,若进料量不变的话,则精馏段的上升蒸汽的量也会发生改变,操作的回流比也会发生改变。(2)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精馏塔气液热量交换上,塔顶冷却量上。其与回流量有关,热量上升时,冷却量上升,回流量上升,所需的塔板数下降。
3、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达到稳定?
答:当出现回流现象后,塔内各塔板的浓度或温度不再变化时,则可证明塔已稳定。 4、当回流比R 5、塔板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塔板效率受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其中理论踏板高度受操作条件、物料物性、塔板板型、气液接触状况影响。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3、熟悉阿贝折光仪的使用及折光率的测定。 4、测定全回流时的总板效率及单板效率。 5、测定部分回流时的总板效率。 6、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液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任何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会变坏。 1、塔板效率 塔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 E?N?1 (式1) Ne式中 E——总板效率; N——理论板数(包括塔釜); Ne——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ml Eml,n?xn?1?xnxn?1?x*n (式2) 式中 Eml,n——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n,Xn-1——第n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n*——与第n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 2、理论塔板数NT 在全回流操作时,操作线与x~y图中的45°对角线相重合,完成一定分离程度所需的塔板数据最少,只需测得塔顶产品组成xD及塔釜产品组成xW,就可以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NT(举例见图1)。 (2)全塔物料衡算:F?D?W (式3) R? LD (式4) FxF?DxD?WxW (式5) 式中:F——进料量,mol∕h; xF——进料液乙醇摩尔分率; W——塔釜出料,mol∕h; D ——塔顶馏出液量,kmol/h; R——回流比; L ——精馏段内液相回流量(下降液体量),kmol/h; (3)根据确定的回流比和塔顶产品浓度作精馏段操作线,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1?xRxn?DR?1R?1 (式6) 式中yn+1——精馏段内第n+1块塔板上气相的组成(摩尔分数)。 xn——精馏段内第n块塔板下降的液相的组成(摩尔分数)。 xD——塔顶馏出液的组成(摩尔分数) (4)根据进料热状态参数作q线, 乙醇(A)、丙醇(B)的蒸汽压方程如下: lnPAs?23.8047?3803.98 (式7) T?41.683166.38 (式8) T?80.15lnPBs?22.4367?泡点方程(可计算乙醇的摩尔分数xA): P?PBS (式9) xA?SPA?PBS联立上述三式(式5-7)采用试差法可求出进料液泡点温度Ts,其中总压为大气压(101.3kPa) 由进料液温度tF和进料液泡点温度tb可得到(两者的平均温度为以下量的取值温度),rA(乙醇的千摩尔汽化潜热),Cm,A(乙醇的千摩尔热容) ,rB(丙醇的千摩尔汽化潜热),Cm,B(丙醇的千摩尔热容) 系统满足恒摩尔流假定。加料液的平均千摩尔汽化热: rm?xFrA?(1?xF)rB (式10) 式中xF——进料液组成(摩尔分数); 加料液的平均比热容: Cm,p?xFCm,A?(1?xF)Cm,B (式11) 进料热状态参数(q)为: q?每千摩尔进料变为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Cm,p(Ts?Tf)?rm?进料的千摩尔气化潜热rm,c (式12) 式中:TS——进料泡点,℃; q线方程: y?qxx?F (式13) q?1q?1(5)根据确定的回流比和塔顶产品浓度作提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m?1?Dx?FxFL'xm?D (式14) V'V'精馏段内液相回流量(下降液体量):L=RD (式15) 精馏段内上升蒸汽量:V=(R+1)D (式16) 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ˊ=L+qF (式17) 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ˊ=V-(1-q)F (式18) 四、实验流程 本实验的流程如图3所示,主要有精馏塔、回流分配装置及测控系统组成。 121110986735421 图3 精馏实验流程 1、配料罐 2、循环泵 3、进料罐 4、进料泵 5、塔釜冷凝器 6、π型管 7、塔釜加热器 8、视盅 9、旁路阀 10、进料流量计 11、回流比分配器 12、塔顶冷凝器 1、精馏塔 精馏塔共有8块塔板,塔内径为50mm,板间距为80mm,溢流管截面积为80mm2,溢流堰高为12mm,底隙高度为5mm,每块塔板上开有直径为1.5mm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为6mm。除7、8板外,每块塔板上都有液相取样口。为了便于观察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在7与8板间设有一节玻璃视盅。蒸馏釜的尺寸φ108×4×400mm,装有液面计、电加热棒(加热面积为0.05m2,功率为1500W)、控温电热棒(200W)、温度计接口、测压口和取样口,分别用于观测釜内液面高度、控制电加热量、测量釜温、测量塔板压降和塔釜液相取样。塔顶冷凝器为一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0.06m2,管外走蒸汽,管内走冷却水。 2、回流分配装置 回流分配装置由回流分配器与控制器组成。控制器由控制仪表和电磁线圈构成。回流分配器由玻璃制成,它由一个入口管、两个出口管及引流棒组成。两个出口管分别用于回流和采出。引流棒为一根φ4mm的玻璃棒,内部装有铁芯,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凝液顺着引流棒流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或采出操作。即当控制器电路接通后,电磁圈将引流棒吸起,操作处于采出状态;当控制器电路断开时,电磁线圈不工作,引流棒自然下垂,操作处于回流状态。此回流分配器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 3、测控系统 在本实验中,利用人工智能仪表分别测定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身伴热温度、塔釜加热温度、全塔压降、加热电压、进料温度及回流比等参数,该系统的引入,不仅使实验跟更为简便、快捷,又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与控制。 4、物料浓度分析 本实验所用的体系为乙醇-正丙醇,在原料贮罐中配制乙醇含量为25%(体积分率)左 右,由于这两种物质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故可通过阿贝折光仪(使用方法详见附录六)分析料液的折射率,从而得到浓度。这种测定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但精度稍低;若要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可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浓度分析。 混合料液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40℃)的关系如下: m=58.7021—42.5532nD (式19) 式中 m——料液的质量分数; nD——料液的折射率(以上数据为由实验测得)。 五、实验操作 1、全回流时精馏操作实验测定 ①对照流程图,熟悉精馏过程的流程,搞清仪表柜上按钮与各仪表对应的设备与测控点。 ②在原料贮罐中配置乙醇含量25%(体积分数)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以乙醇—正丙醇料液,至塔釜高度的3/ 4左右。 ③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塔顶冷凝器冷却水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 ④先开塔顶放空阀门,选择“自动加热”模式,打开冷却水;约40分钟稳定后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取样分析数据,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测取3组数据(每组数据间隔稳定15分钟)。 2、回流比R=2时精馏操作实验测定 ①开进料泵、进料罐阀门及塔中进料口阀门,设置回流比R=2,在适当的塔板上进料,进料量大约是F=30mL/min; ②选择“自动加热”模式;开塔釜出料阀门及π型管阀门,适时排液,塔釜控制液位为2.00-2.50 kPa以维持塔釜液面恒定; ③稳定40分钟后,待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在塔顶、塔釜及原料液罐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测取3组数据(每组数据间隔稳定15分钟)。 3、实验完毕,清理现场。 实验完毕后,停止加料(停泵),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切断电源,关塔顶放空阀门,关进料罐阀门,关塔中进料口阀门,最后关冷却水。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 在仪器开始启动一段时间后,塞板塔出现了少量的气泡,气泡随着时间越来越多, 在一定量之后达到稳定。 2、 在取样时,塔顶的针头没有漏液的情况,在进样的第五塔板以下取样时,针头有漏 液的现象,并且越往下漏液的情况也明显,液体漏出也快。 3、 在全回流时候,引流棒没有被电磁圈吸起,所采出口管没有样品流入,只是流入了 回流出口管,在回流比为2时,引流棒被电磁圈吸起,所以引流棒在采出口管和回流出口管来回移动。所以有部分样品被回流,有部分样品被采出。 4、 操作时,塔釜液位不能高于4/5,也不能低于1/3,以免烧坏加热器。 六、实验数据记录 表1 全回流原始数据表 (加热总电阻R=28.5Ω) 原料 组成 nF (稳定后)折光率 塔顶 温度 /℃ 塔釜 温度 /℃ 全塔 压降 /kPa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精馏实验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